一次高空切变低涡与广西特大暴雨中尺度特征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资料、自动气象站降雨量以及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对2010 年5 月31 日-6 月1 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切变低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东部的高空切变底部诱发低层低涡,从桂西北向东南方向进入广西;低涡东部切变线北侧为华北高压,使得中低层在江南北部到华南东部维持偏东气流,江淮气旋难以发展,低层的辐合区维持在105°E 以西地区。(2)低涡具有下冷上暖结构,且涡度中心随着高度向西北方向倾斜;北方弱冷空气和低值系统的成串活动,可能是导致低涡系统长时间停滞不动的原因之一。(3)地面东北风与东南风的辐合线在都安—来宾之间少动,两头呈跷跷板式移动,其滞留期间与强降水发生相对应,地面辐合线是强降水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4)TBB 演变表明整个降水过程先后有3 个稳定的中β、γ深对流系统发展形成持续的短历时强降水,造成来宾罕见的特强暴雨。(5)在雷达基本速度图上,中β尺度低涡前部的偏南气流中,激发出多个中γ尺度的辐合线和中气旋,与地面辐合线配合产生强降水。
其他文献
陕西省属大陆性季风气候,自北向南划分三个温度带,西安市位于陕西中部关中地区,年盛行东北风,年平均降水量为573mm,降水主要集中于7-9 月,受北部大风天气及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颗粒物污染成为影响西安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考虑数据资料的全面性,本文利用2005-2006 年西安市区五个监测点位的PM10 浓度监测数据,并对各监测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个监测点的累计贡献率,从
对上海地区2001-2010 年环境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2010 年世博会期间(5~10 月)的空气质量为2001 年上海有环境监测数据以来同期最优:其优良率最高、污染日最少、平均API 指数最低、夏季连续3 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也为历史同期仅有。基于客观资料的统计方法和环流场异常特征分析,本文进一步利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 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的环流指数监测数据及上海近地面气
利用1993-2007 年的辐射资料,剔除了当天的总云量、或是14 时的云量超过2 成的情况,计算了上海地区的大气透明度值,可以看出:1、上海地区的大气透明度总体趋势是好转的,同时大气透明度有明显的年变化特征;2、1993 年-2007 年,上海地区的年平均大气透明度值变化不明显,2002 年、2003 年大气透明度值明显下降,2004 年又有明显的好转,从2004 年至2007 年的4 年间,上
利用2006-2010 年上海徐家汇、崇明、宝山、金山和浦东五个监测站的臭氧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不同功能区臭氧的浓度特征。无论是中心城区、工业区还是郊区,2006 年臭氧的年均浓度最低,其中徐家汇和浦东两个站的年均差异最明显,主要是因为2006 年春末和夏季的臭氧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年份,冬季各年的臭氧浓度差别不大。以徐家汇为例的综合分析表明,2006-2010 年五年的气象条件变化不大,日照时数、温
酸雨是指pH 值小于5.60 的大气降水,它的形式包括:雨、雪、雹等。酸雨是因人类活动(或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导致区域降水酸化的一种污染现象,对公众健康、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全球变化都有重要的影响 [1]。酸雨中绝大部分是HSO4 和HNO3,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的SO2和NOX [2]。酸雨这一环境问题已给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造成潜在的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围绕酸雨与气候的关
长江三角洲区域已经成为我国四大霾严重区之一。本文通过分析2009 年临安区域本底站PM10 浓度数据,研究霾天气下临安区域本底站PM10 浓度变化特征。观测点设在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该站坐落在浙江省临安市横畈镇大罗村,东经119°44′,北纬30°18′,海拔138.6m,由环境颗粒物监测仪(R&P 1400a)测定大气中气溶胶质量浓度。结果表明, 2009 年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PM10 年平均浓
地面臭氧作为一种光化学污染物,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急剧增加而显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本文分析了2009 年7 月到2011 年6 月的数据,得到两年的年均值分别为30.7ppb 和33.0ppb,增长率为7.5%。通过分析地面臭氧日均值变化图,也可以看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同时地面臭氧浓度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产生季节性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地面臭氧的生成原理,地面
利用临安大气本底站最近6年的酸雨观测数据,研究了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pH值、酸雨发生频率的时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借助后向轨迹分析,分析了输送形势对临安大气本底站酸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最近6年间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pH值各月均值均小于4.5,均达到强酸雨的程度;临安大气本底站的酸雨发生频率表现为夏季低、秋季高;1985-2010年间临安大气本底站降水的年均pH值全部达到酸雨程度。根据
据杭州市环境保护局、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公布的各自环境状况公报,2009、2010 年度空气质量首要污染物均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这表明悬浮颗粒物已成为影响长江三角洲区域城市群空气质量的十分重要的大气成分之一,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000-1400 毫米,研究悬浮颗粒物受降水量的影响情况,对开展大气成分服务具有一定的意义。临安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大气环境本底区域,
通过利用Micaps 常规气象资料、NECP 再分析资料、FY2C 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对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引发的2010 年6 月初广西特大暴雨个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850hPa 低涡切变、 500hPa 高原小槽和地面静止锋是此次强降雨个例的主要影响系统。较强的能量锋区、中低层存在着明显对流不稳定层结,以及高层存在下伸的θ se 呈漏斗状分布、明显的湿度锋是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有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