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重症肺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呼吸与危重症医学2017-2018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uxte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发病率高,在过去的100年中引发1次大流行,每年的季节性流感会导致全球300万~500万重症患者,25万~50万人死亡[1].EPIC研究[2]结果显示,美国成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学,病毒性肺炎占23%,其中流感病毒占6%,中国成年CAP患者中病毒的检出率为15.0%~34.9%,其中流感病毒占首位[3],因此,CAP中流感病毒感染不容忽视,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发展为重症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而危及生命.重症CAP病死率可达21%~54%,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流感重症肺炎治疗仍存在很多困难,如何早期识别、规范治疗都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解释.本文就流感重症肺炎诊治的新理论与技术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自启动器官捐献(deceased donation,DD)工作以来,中国DD例数逐年增加,累积已超过1万例,DD已成为移植器官的主要来源.DD工作的快速推进在拯救大量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同时,也给移植界带来了一个重大挑战,即供者来源性感染(donor-derived infection,DDI).DDI是指在器官捐献后,捐献者体内存在的病原体通过器官移植过程使受者罹患相同的感染.
肺移植术后继发肺部感染是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围术期(术后30天内),肺部感染是仅次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的第二大死因,而术后早期(术后30天至1年),肺部感染一直是导致死亡的首位原因,其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死亡原因.肺移植术后3个月内,细菌感染的风险最高.术后远期(1年后),肺部感染是导致死亡的第二位因素.无论是肺移植术后的早期还是远期,肺部感染始终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肺部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包
本文将概述肺移植常见真菌感染的病原学和危险因素,以及各种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以便更好地防治肺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从而达到最佳的肺移植治疗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中,肺结核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疾病.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10年WHO估算新发患病数为130万例,仅次于印度[1].2010年全国肺结核患病率现况调查发现中国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男性高于女性;≥60岁人群的患病率最高,为1097/10万[2].疑诊肺结核患者的明确诊断工作是临床医师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在有关肺结核病的诊断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误诊,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7年10月30日发布了《2017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全球医疗组织拯救了约5300万人的生命,结核病死亡率降低了37%.尽管取得了较为卓越的成就,但疫情依旧严峻,结核病仍然是2016年的头号传染病杀手,多种耐药结核病患者死亡率居高,此外,结核病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杀手.从全球看,多数国家的结核病防治停滞不前,这些和WHO制定的结核病治疗和预防全
综合医院作为结核防治定点医院的模式已经在中国部分地区成功建立和实施,取得了成效.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进一步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推进综合医院作为结核病定点医院这一防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已经开展了下呼吸道微生物组学和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关系的研究,建立了标本采集技术等方法学,初步了解了健康人以及部分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呼吸道微生物组学的主要特征和差异。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及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问题日趋严峻,极大地威胁人类健康,该问题已成为全球卫生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1年世界卫生日就提出“遏制耐药——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的呼吁.当前形势是细菌耐药日益严重,新型抗菌药物的研发陷入低潮,凶此合理应用现有的抗菌药物使其疗效最大化是应对细菌耐药的重要措施.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PCR技术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可以从基因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碳青霉烯酶,可以快速、准确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有助于耐药机制及流行病学的研究,但由于检测费用高,操作烦琐而不能用于临床常规检测。
强调流感感染严重程度分类,是因为新的抗流感病毒药物需要分别在不同严重程度的人群,以及部分特殊人群(包括儿童、高龄患者、孕妇和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以轻症流感为研究人群的临床研究,主要终点多为流感症状缓解时间,可以设置空白对照;以住院流感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终点多为流感临床改善的复合指标或者病死率,多以奥司他韦作为阳,性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