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的立场对待人与自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对待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至为重要的一个命题,不仅关乎人性中“不忍人之心”与“不忍人之政”的内在心理状态;也关乎人我关系、无我关系的社会状态;更关乎天人交感、天人合德的天道秩序。这是当下思考儒家不能回避,更是无以回避的一个命题。正视天人关系,才能正视儒家;理解天人关系,才能理解儒家;接受天人关系,才能接受儒家。人间正道、社会教化都与此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安徽省四所学校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学生共1200人,施测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以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探讨学业情绪、自主学习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学业情绪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学业情绪存在显
当前对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①研究取向方面,多数是从管理角度来描述幼儿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缺乏从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角度研究。②研究方法方面,一般是基于理论探讨,停留在哲学思辨的层面,缺乏实证研究和相应的应用探索。③研究内容方面,比较模糊单一,多注重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缺乏系统性。④研究工具方面,调查问卷设计较为简单,项目代表性及相关指标需要进一步验证。  未来研究趋势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探索认知加工速度和抑制控制能力上的年级性别差异和相互关系,选取了大一到大四被试40名,男女生各半。实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在认知加工速度和抑制控制能力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在年级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之间的差异。大一学生在数字选择实验上与大四学生相比差异不显著,在字符辨别实验上成绩显著优于大四学生。在抑制控制能力方面,大一学生的成绩优于大四学生,差异显著。其余年级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此外,在
现代社会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中心主义,科学技术文明的发展更是助长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和蔓延。所以抛弃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关键。基于这一点,韩国儒学史上的“人物性同异论”给我们带来了有用的启示。虽然同论派和异论派在如何认识人与物的本然之性上有本质分歧,但两派都承认物这一非人类存在也具有仁义礼智的道德性,这就赋予了物“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层面。朝鲜后期实学者洪大容更是肯定物的
文章从以“名”出“言”及以“言”“行”事两个角度分析孔子意义观的源生状态,并与庄子“鱼之乐”的意义观做比较。指出,对话者的悟性成为无法言传的意境得以领会的前提,也成为“行”事的前提,在这种语境中,正名之后以“言”“行”事不是去展开表面的意思,而是执行悟性能够领会的意境。在庄子那里,“鱼之乐”只是这种意境的揭示,而孔子则要把这种意境用在人间成事,即通过人缘创生的力量以做成人间的事业。因此,儒家以言行
孟子“道性善”,荀子主性恶,由此拉开了人性的善恶之争。其实,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不仅有分歧、有对立,而且有一致性和相通性。只有深刻理解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论之间的异同关系,才能更好地领悟儒家人性论的精神实质,进而领悟先秦人性哲学的一般特征。
先秦儒家的尚礼思想对当代的生态文明探讨有许多启迪。《左传》记载春秋贤士子大叔在回答赵简子的问礼中,指出“礼”乃“天地之经”,“民之所以生也”。这些阐释实质已蕴含先秦儒家天人一贯的生态文明观,具体言之,这种生态文明观包含三大原则:一,礼是天地人即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共同的秩序法则,恒常不变;二,礼作为天地之经纬,维系着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和谐长久,持续发展;三,人以礼顺天,自觉于大化流行,与天地浑然一
《中庸》一书提出了“赞天地之化育”思想,与其差不多同时的《象传》也提出“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思想,这两处文献,是古人首次明确提出要人“辅助天地化生万物”思想。这两个思想观念的提出,意义重大,因它改变了此前人们被动因顺天地变化的态度,转而使人们开始主动承担起辅助天地化生万物的责任感。但古人这一对天地化生万物的态度发生转变的背后有深刻的原因:古人是因觉得天地犹不能将所有的事情做得恰妥到位,同时
在中国历史上,天人感应论不仅被董仲舒等儒生用以对专制声王实施“天谏”,促使他们反省并及时调整政治措施和施政策略,而且还与船山晚年“存神而全归”的生态责任意识有内在联系。这些思想无论对自然生态还是社会生态的良性运行皆具有积极意义。
“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东汉桓帝时(147-167年)即在苦县赖乡老子庙的壁上曾画有《孔子像》,光和元年(178年)灵帝时传有鸿都门学《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自汉代以来,孔子造像一直延续到清代甚至民国,一直以木版画、“圣迹图”等画图形式传播。“五四”之后,再经历文革等政治运动,孔子造像已经逐渐模糊了。当代,在全媒体时代,《孔子》(2010)等影视作品塑造着大众媒介的孔子影像,儒学价值观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