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Ⅱ类错合患者下颌前牙区牙槽骨厚度的CBCT研究

来源 :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an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骨性Ⅱ类错合患者与骨性Ⅰ类下颌前牙区牙槽骨厚度的差异,为骨性Ⅱ类患者下前牙转矩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2016 年1 月到2016 年7 月就诊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正畸科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骨性Ⅰ类患者(Ⅰ类组)20 例,骨性Ⅱ类(Ⅱ类组)18 例,治疗前拍摄CBCT,用NNT 图像分析软件测量下颌双侧中切牙牙长轴矢状截面根尖、根中部颊舌侧牙槽骨厚度,取两牙平均值作为该样本测量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高精度虚拟牙颌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虚拟排牙和个性化转移托盘的设计。方法 获取患者正畸前的 CBCT 和牙颌模型的三维数据,通过Amira、Geomagic Studio 2013 软件,分割整合不同来源的三维数据,建立冠根融合后的虚拟牙颌模型。
目的 通过对比骨性Ⅱ类高角成人患者拔牙矫治前、后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颅、颌、面结构的变化,分析拔牙矫治对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影响,并根据以上变化间的相关关系分析拔牙矫治中影响上气道形态结构的关键因素。
会议
目的 本研究建立牙周炎正畸动物模型,研究IL-17 在炎症和机械力共同作用下的动态表达,探索二者介导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为牙周炎患者选择最佳正畸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手术患者的上颌第一磨牙倾斜度,上颌牙弓宽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初步探索得出上颌第一磨牙的代偿特征,为临床医生制定矫治计划提供数据参考。
目的:探究PDZ 结合序列转录共激活因子TAZ 在低氧诱导的牙周膜细胞骨向分化下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人牙周膜细胞原代、传代培养,并鉴定。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非拔牙矫治恒牙期Ⅲ类错(牙)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 年2 月~2016 年6 月收治的10例恒牙期Ⅲ类错(牙)为研究对象,进行非拔牙无托槽隐形矫治,观察矫治效果,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
目的 基于 WALA 嵴比较双颌骨前突与双颌牙-牙槽前突牙弓与基骨弓形态特征,并头影测量分析二者切牙代偿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 30 例双颌前突患者,其中15 例为双颌骨前突患者(实验组A);15 例为双颌牙-牙槽前突患者(实验组B)。
目的:借助CB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研究骨性Ⅱ类1 分类错合的上前牙牙槽骨厚度,为此类错合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目的 探讨正畸前后及复查阶段上颌第一磨牙轴倾度及功能性 HE 平面的变化。方法 样本取自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具有治疗前后及保持复查期头颅侧位片的76 个病例,选取其中初始年龄为10-13 岁的正畸病例纳入本研究,共计49 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应力环境下,尼古丁对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新鲜拔除的健康第三磨牙的牙根中1/3 牙周膜,采用组织块消化法培养原代人牙周膜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