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盘菌弱毒相关单链DNA病毒(SsHADV-1)的侵染性研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引起我国油菜、大豆等多种重要作物上的主要病害。真菌病毒广泛存在于真菌中,其核酸类型多为dsRNA或ssRNA,真菌DNA病毒未有报道。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核盘菌中存在与弱毒相关的单链环状DNA病毒(SsHADV-1),携带病毒的菌株DT-8表现弱毒现象,序列分析发现该病毒结构与双生病毒中玉米线条病毒属的基因组结构相似,复制相关蛋白与双生病毒具有较高同源性,病毒粒子为等轴球形颗粒,与双生病毒粒子双联体结构显著不同。
其他文献
本研究根据已克隆的抗病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从对柑橘溃疡病菌抗性不同的6个柑橘品种基因组DNA中扩增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并对其进行分析和Southern鉴定,获得了如下研究结果:1.以柑橘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NBS-LRR类抗病基因的保守区域Kinase-la区(GVGKTT)和GLPL区(GLPLAL)的核酸序列设计一对兼并引物P1:和P2:进行PCR扩展,扩增片段为500bp左右.对扩增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引起玉米大斑病的一种丝状病原真菌,主要通过附着胞的高膨压产生侵入钉侵染寄主.黑色素(melanin)作为有效的选择透过性屏障,沉积在成熟附着胞的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形成一层致密的电子层,从而使附着胞积累大量的物质产生高膨压.反之,黑色素缺失菌株的附着胞失去了产生高膨压的能力,导致病菌致病力降低甚至丧失.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玉米大斑病菌能够
会议
大蒜X病毒(Garlic virus X,GarVX)隶属线状病毒科,葱X病毒属.该属病毒粒子呈弯曲线状,无包膜,长约800nm,直径约12 nm;基因组为正单链RNA,3端具Poly(A).序列分析表明,葱X病毒属病毒成员与同属线状病毒科的马铃薯X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凹陷病毒属病毒具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第一个阅读框都编码复制酶蛋白,随后是4~5个小的阅读框.在马铃薯X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为害番茄生产的一种毁灭性病毒病害,自传入我国后,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由南向北快速扩展.北京市于2009年在番茄主产区大兴区首先发现表现典型黄化曲叶症状的番茄植株,经分子检测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随后经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北京市13个郊区县中已经有10个区县发现该病发生,其中部分大棚温室绝收.为了解番茄苗期带毒率以便进行综合防控,首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番茄叶片DNA提取方
植原体(phyt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属柔膜菌纲(Mollicutes),寄生于植物韧皮部筛管内,主要由叶蝉等刺吸式昆虫传播.目前国际上对植原体鉴定分类的重要依据是保守基因16SrDNA.Lee等(2000)和Wei等(2007)根据16SrDNA的PCR产物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将植原体分为14个组,泡桐丛枝植原体被划分于16SrⅠ组,即翠菊黄化植原体组.Li
本文以辽宁省大型野生真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型真菌调查、采集、鉴定.以生产上为害严重的植物寄生线虫为靶标,利用系统筛选体系对所采集的大型野生菌进行杀线虫活性的筛选,并对部分有效菌株进行分离培养.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对沈阳棋盘山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79种大型真菌,其中未鉴定出来的菌株有14株,已鉴定出的大型真菌隶属于23科,52属,将调查采集所得大型真菌划分为木腐真菌、土腐真菌、草地及粪
2008~2009年间从河南省新郑和内黄采集枣缩果病病果15批,分离获得5种真菌和两种细菌.为明确河南省枣缩果病病原,采用活体接种致病性测定、培养特性及形态学观察和分子鉴定方法对枣缩果病病原进行了研究.经致病性试验证实其中3种真菌和一种细菌为枣缩果病病原菌.经培养特性、形态学鉴定和真菌rDNA ITS通用引物(ITS1/TTS4)及特异性引物EF1-728F/EF1-986R扩增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
近年来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华东等地区暴发流行,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而湖北一直未有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报道。然而,2009年在湖北省孝感、荆州市等市部分水稻种植区发生严重的水稻矮缩减产的现象。经过症状观察、dsRNA电泳图谱分析、RT-PCR等方法,诊断水稻发病是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引起,说明该病毒已经随介体昆虫白背飞虱从南方传播至中部水稻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