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再发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第一次全国儿童重症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重庆地区热性惊厥患儿再发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在我院就诊的866例热性惊厥(首次发作,均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患儿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并根据2年内患儿是否再次发生惊厥分为单纯组和复发组.对所有热惊患儿的发作年龄,性别,家族史,发病方式,热惊次数,首次发病年龄,再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发作时体温,发热与惊厥的间隔时间,发作持续时间,家族史,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入组866例患儿,年龄6月-93月,男性549例,女性317例.其中单纯组共594例,男性患儿374例,女性220例.复发组共272例,男性患儿175例,女性97例.应用卡方检验对热惊可能相关因素的进行分析.单纯热惊组和复发组相比,p<0.05的包括家族史、初发年龄月和发作温度;p<0.01的包括发作间隔、发作持续时间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这些指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性别、居住地等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我们发现,单纯热惊组和复发组相比,家族史、初发年龄月、发作温度、发作间隔、共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上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有家族史的复发的可能性更高;初发年龄月,单纯热惊组较复发组月数大;单纯热惊组的发作温度显著高于复发组,发作间隔显著长于复发组,发作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复发组;复发组的共发作次数显著多于单纯热惊组.在重庆地区,热惊复发因素与初发年龄、发作时体温、发热与惊厥的间隔时间、发作持续时间、家族史及患儿家庭经济情况有关.
其他文献
  高危产妇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大概是预防早产儿严重并发症最成功的治疗方式.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磷酸/醋酸倍他米松或地塞米松)治疗可降低早产儿RDS,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
会议
  目前,住院患儿数量的不断增多,儿科病房内各种病原体及抵抗力弱的个体高度集中,医源性交叉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加。患儿作为特殊的医疗服务对象,很容易发生医院感染,而手卫生是
  围生期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导致不良神经预后和/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围生期窒息所致的急性损伤主要波及基底节,亚急性-慢性损伤主要波及大血管分布的分水岭区域或者
会议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维生素D缺乏率;分析入院维生素D水平与患儿免疫功能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优化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
会议
  目的 分析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诊治的74例小儿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会议
  目的 探讨我院2007年1月~2014年12月共8年儿童住院疾病病种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分析2007年1月~2014年12月31日4217例(除外新生儿)住院患儿的疾病排序特点.结果 8年来
会议
  目的 探讨捂热综合征(MS)病死患儿的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MS死亡患儿(死亡组)和存活患儿(存活组)进行分析比较,对可能与MS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会议
  目的 了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LPICU)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儿营养不良现患率、营养支持充分性及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干扰因素.方法
会议
  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发展迅速、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抢救成功不仅需要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和护理条件,而且需要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及时准确地评估,识别死亡风险。
会议
  目的 评估人ICU时刻血乳酸值用于预测重症患儿死亡率的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的1109例重症患儿,测定2小时内动脉血乳酸值,分析其与死亡率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