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F模式产品在贵州冬季气温和降水中的释用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ong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DERF模式输出500hPa位势高度场,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历史资料,利用Downscaling法,研究该释用方法对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预报技巧和预测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从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角度,给出季尺度大气环流与局地降水、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有清楚的动力学背景和天气学意义;20年回算以及2年回报试验证明了该关系的合理性;对贵州冬季降水的预测率约70%,而对气温的预测率为65%左右;在极端异常年,该方法对降水的预测率变幅不大,而对气温的预测效果影响极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2005年贵州冬季降水和气温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和其它观测资料,对北半球夏季热带印度洋地区的大气季节内振荡(ISO)做位相合成分析,揭示并讨论了该地区ISO活动(产生、发展、传播及其周期演变过程)的季
会议
2005年共有3个热带气旋影响辽宁,与历史常年1~2个相比偏多,且基本涵盖了历史上热带气旋影响辽宁各类典型类型. 由于热带气旋的路径和强度变化不同、大气环境场演变各异,配合的
本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近年来国内部分主流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夏季的副热带高压预报性能和预报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客观描述和综合评述;对不同的数值模式产品在副高预报中的预
会议
统计分析了东亚季风强度历史变化规律以及东亚冬、夏季季风强度变化对河北省冬季气温和夏季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在冬季季风强盛阶段,河北省冬季气温以偏低为主;在冬季季风衰弱
会议
将NCEP/NCAR 1951/1952~2003/2004年东亚冬季1000hPa风场进行向量EOF分解,研究其第一特征模态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我国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EOF1时间系数能够很好地刻画东亚冬季风
会议
本文分析了1985年12月~1997年11月的12年的月平均u分量场资料,发现东亚季风区和南亚季风区的风场存在明显的准两年周期振荡,但它们在经向、纬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传播存在差异,而且
对2006年4月28日发生在临沂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天气特点、灾情和预报服务情况进行了评述;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系统是高空冷槽、低层切变线和地面低压槽,高空冷槽叠加在低
会议
本文采用累积频率的统计方法和CCM3模拟的10年逐日降水结果,分析了模拟的夏季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CCM3模拟的极端降水阈值的大值区主要在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会议
本文通过对7月份全球季节变化指数(Global seasonal variation index,简称GSVI)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初步诊断,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850hPa的GSVI>0区域反映了全球热带季风、南北半
会议
在NECP数据库中挑选同步因子与崇左市逐站、逐日最高、最低温度作相关分析,挑选出可直接在MICAPS中读取的与温度相关好的9个物理因子(低层到高层),建立模糊聚类预报模型、模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