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数字化成果利用

来源 :2017年福建省科协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档案分会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ai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都开展了数字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数字化程度看各档案部门存在不均衡情况,有的在建立目录数据库,有的在数字化处理馆藏档案,有的已经开始利用数字化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电子文件中心、馆藏档案数字化、档案信息网络化等已成为社会的主流.利用者在查档方面体验了前所未有的高效、快捷的优质服务,档案工作者的管档方式也逐渐从手工粗放型转向信息现代化管理型.
档案信息化主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共享.龙岩地区市县档案馆作为党和国家保管档案的重要基地,是龙岩社会各界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贮存着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和红色档案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龙岩地区档案馆适应整个社会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整个龙岩地区档案馆科学服务水平的必经之路。
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基层档案部门信息化之间的差距正形成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日益突显的现象.这种部门之间档案信息化的不断拉大的差距,将造成档案信息化的失衡,带来新的全省档案信息化鸿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铺开,人们生活价值观念的转变,作为守护最后的精神家园的乡愁,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受关注,近几年的网络新贵微信公众号上美丽乡村的受关注度遥遥领先.乡村记忆档案作为承载乡愁的重要载体,如何开发乡村记忆档案、如何将乡村记忆档案信息化,实现网络资源共享,成为档案部门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又一工作拓展方向.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全新革命,也给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邵武市在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规划重点支撑项目273项,总投资1360.37亿元,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500亿元.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借助信息化技术更好地为“十三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服务
在国家大数据战略背景下,通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大中型建设工程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输,用经过处理的信息流指导和控制项目建设的物质流,支持项目决策者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的项目总控模式来管理项目,能够有效提高大中型建设项目的管理质量和效率,确保项目目标实现[1].但是要发挥大数据环境下项目总控管理模式的价值,需要确保作为底层数据载体的建设项目文件所记载数据的真实、准确及可抽取利用,而传统的纸质
随着国家档案信息化的推进,各地数字档案室、数字档案馆的不断建设,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字档案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等功能,实现档案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自动化、网络化是各级档案部门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转变档案事业发展方式,提升档案工作社会服务水平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是档案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
在信息化社会的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作为国家基础性信息资源,其开发利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生产生活、服务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实现档案资源社会共享,更好地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是必由之路.做好纸质档案数字化,必须要做好数字化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尤其是安全控制乃是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底线和生命线.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家档案局印发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和数据库建设.几年来,档案信息化水平在实施纲要的指导下有所提高,档案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渐引起重视.
档案信息化,就是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利用.可见,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