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麦间作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开展氮肥运筹对小麦光合及产量影响的研究,为果麦间作模式下制定合理施肥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试验在泽普县波斯卡木乡4村核麦间作田进行。进行小区试验,小区面积2m*6m=12m2,小麦行距20cm,小麦播种前施农家肥1t/亩,基施尿素10kg/亩,磷酸二铵25kg/亩,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全生育期灌5次水。设2个施肥量:追施尿素30kg;追施尿素40kg;设2个运筹方式:返青期∶拔节期=7∶3;返青期∶拔节期=3∶7,共4个处理,N1:追施尿素30kg、返青期∶拔节期=7∶3;N2∶追施尿素30kg、返青期∶拔节期=3∶7;N3:追施尿素40kg、返青期∶拔节期=7∶3;N4:追施尿素40kg、返青期∶拔节期=3∶7;每处理3次重复。[结果与分析]在核麦间作模式下,施氮量30kg,重施拔节肥处理小麦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积累量及向生殖器官分配、千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说明在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适当减少返青期施氮量,增大拔节期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提高小麦旗叶光合效率,增大光合物质积累量及向生殖器官分配,提高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在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应降低泛青期施氮比例,提高拔节期施氮比例,提高小麦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分配,从而提高千粒重和产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采用腕部游离静脉皮瓣在合并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断指再植中应用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腕掌侧游离静脉皮瓣急诊修复合并皮肤软组
会议
目的:探讨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和疗效.方法:对6例踇趾皮肤伴甲床、趾骨部分缺损的患者,应用远端蒂足内侧皮瓣修复踇趾皮肤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6.0cm×4.0cm~2.0cm×2
会议
目的:报道应用足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瓣联合植皮修复踇甲瓣移植后创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本组10例病例均为踇甲瓣修复拇指脱套伤后残留创面.创面面积最大3.5cm×6.8cm,
会议
  目的 总结掌背远端蒂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的手术操作要点,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掌背远端蒂皮瓣跨掌指关节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缺损26例,28指,指腹或指背皮
会议
目的:观察足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至2010年应用带血管蒂的足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20例,结果:术后20例皮瓣均
目的:报道应用中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指固有动脉在远指间关节向背侧发出分支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筋膜蒂逆行
目的:探讨同指带指动脉、神经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末节指腹软组织缺损的情况,对21例此类患者采取同指带指动脉、神经蒂顺行岛状皮瓣覆盖
踇甲瓣供区缺损修复临床上方法较多,比如残修、植皮、皮瓣修复等,临床上皮瓣修复供区较理想,本院近年来,应用足第1跖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踇甲瓣供区软组织缺损5例,皮瓣全
目的:探讨掌背皮瓣在急诊修复手指外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的16例手指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掌背皮瓣对缺损部位进行修复,观察修复效果,总结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分析稻茬小麦免耕机械条播技术增产的原因,2010年来连续2年开展了稻茬小麦播种方式试验,通过定株和定点调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