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棉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05年年会暨青年棉花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gu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2004年开展了瓜棉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抗虫杂交棉与早熟品种西瓜套作,双膜覆盖栽培促早发,可实现棉花、西瓜双高产、双优质、高效益;瓜棉套作的适宜方式为:1行杂交棉花套种1行早熟西瓜,3月下旬同期播种,共用地膜和拱棚;套作栽培措施的最优组合为:西瓜密度每公顷1.65万株;棉花密度每公顷2.4万株,采用留叶枝简化整枝技术.
其他文献
综述了RNA干涉中siRNA和microRNA分别介导的基因沉默作用机制,RNA干涉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转基因植物中的RNA干涉和植物病毒诱导的RNA干涉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RNA干涉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功能基因组研究、转基因植物研究及植物抗病性研究.
简述了国内外一些棉产区品质布局的现状.结合新疆棉区生态品质分布的研究结果和气候相似论,提出了新疆棉区品质布局的初步细化方案,为新疆棉花品质布局和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布局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设置不同播期,研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不同熟性棉花品种铃重的分布状况,为建立棉花生长发育的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中熟和早熟两品种总体来看均是第一果节的铃重大于第二果节;棉株的纵向结铃性表现为从下向上逐渐变差.早熟品种,相对来说晚播的铃重在棉株上的分布较均匀,整体的平均铃重也较高,早熟品种可适当晚播.中熟品种晚播则优势棉铃的空间位置下降,从铃重的横向和纵向
近年来,周口棉花生产出现徘徊和下滑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突破性主栽品种是根本原因.自1998年以来,该区示范推广杂交棉,皮棉比常规棉99B增产18.6%~26.3%,纤维品质提高一级左右,杂交棉在当地的大面积应用,对稳定周口的棉花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自然水源的紧张,棉花已成为中牟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产量一直不理想,通过调查和试验,总结出当地移栽地膜棉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国杂交棉生产的快速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的,之前我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虽然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但受经济、社会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一直处于小规模种植阶段.直到1998年抗虫杂交棉问世,杂交棉F1代利用才进入快速推广时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转Bt基因协调了棉花高产、优质和抗病虫之间的矛盾,使转基因抗虫杂交棉表现高产、优质和抗病虫,使农民收入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制种单位和经营推广单位效益增加,农业生态环
本文主要讨论了湖南高品质棉花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文章分析了湖南高品质棉花的现状,并介绍了高品质棉花的育种目标及其产业化发展对策。
农二师库塔垦区光热资源丰富,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改革开放以来,农二师库塔垦区棉花生产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在90年代后,加强了对水利设施的建设,至2004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占90%以上,有利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2004年单产达到2207.7kg·hm-2,跃居全国先进水平行列.同时,本文针对库塔垦区棉花生产发展存在的品种多乱杂、地膜污染和施肥技术等问题,提
2004年山西省河津市收获面积1574hm2,创近15年之最;总产皮棉1899t,创近12年之最大;平均单产每公顷1200kg,创历史最高水平;棉农从棉业的纯经济收入户均和人均分别突破1500元和350元.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2005年由于辽宁省气候异常,春季多雨低温寡照,引起棉花苗期病害大发生.分析了病害发生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