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止泻宁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来源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k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小鼠腹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亢进法、蛋清致大鼠足肿胀法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刺激法、冰醋酸扭体法考察健脾止泻宁颗粒的镇痛作用. 结果:抗炎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健脾止泻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良好抑制作用,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壁通透性亢进有良好抑制作用,健脾止泻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蛋清致大鼠耳肿胀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尤以致炎后240 min,360 min明显,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热板刺激法和冰醋酸扭体法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健脾止泻宁颗粒高、低剂量组在给药后120 min, 240 min能明显提高热刺激致痛阂值,中剂量组仅在给药后30 min后提高,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中、低剂量组能显著减少冰醋酸刺激小鼠的扭体次数。 结论:健脾止泻宁颗粒对急性炎症有良好的拮抗作用,且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其他文献
《套管栓针刀植入》(简称),是一种新型的中西医相结合,套管针刀与中药成份生物负离子栓相结合,借助生物生理学、经络学、刺阈反射学机理,通过远红外线技术、靶向微创植入技术、超低温活性负离子栓.负离子栓分成三段,每段1 cm系入特制套管针刀内植入到解剖病灶区域及人体相关经络腧穴之中,称之为《段层套管生物负离子栓针刀微创植入》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膝骨关节增生等些
对收集的12个葛根和粉葛样品,采用红外光谱和高效液相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相关数据和图谱进行二阶导数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的双指标序列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以葛根素为参比峰,对各产地葛根及粉葛进行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研究.结果表明,粉葛与葛根在3400~3340、2930、1730、1630、1520、1450、1260、1160、1050~1000、930、860~840、765、580 cm-1
ETHNOPHARMACOLOGICAL RELEVANCE: Radix Bupleuri (RB) has been popularly used for treating many liver diseases such as chronic hepatic inflammation and viral Hepatitis.The major bioactive compounds isol
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发展及人们对疾病复杂发病机制的认识,多靶标的药物开发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标、多功效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各种"组学"等系统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研发领域,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靶标发现、毒性预测、处方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也表现出独特优势。系统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加上CADD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将为中药研发提供
目的: 总结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 通过整理、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阐述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情况.结果: 目前临床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方法主要有单味中药及提取物的研究、辨证施治、中成药、复方等.结论: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小,研究前景广阔.
目的:以传统的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蟾蜍为动物模型,结合现代电子信息学方法,为采用透皮穴位电刺激的方式实现瘫痪肢体运动功能的重建探索道路.方法:利用针尖导电的四棱形同心圆电极施加非对称双向脉冲刺激信号,刺入损脊蟾蜍下肢股外肌,确定可以使得蟾蜍产生伸腿运动的位点.然后采用相同的电极与具有相同波形的刺激信号进行最佳刺激频率确定的实验,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刺激频率对于阈值电压的影响.结果:在蟾蜍下肢股
目的:比较督脉循行线上红外辐射轨迹与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分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产生的机理.方法:1、分别使用日本三荣公司生产的Thermo Tracer 6T67型红外热像仪系统和瑞典百灵威公司生产的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PeriFlux System 5000)观察人体背部督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左右旁开对照点三个位置的表面或深部组织的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结果:1、在自然状态下,人体体
百会穴因位于巅顶可以贯通诸阳经而得名.笔者临床定位百会穴尊《针灸甲乙经》言百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王冰注:“百会穴也,在顶中央旋毛中陷容指,督脉足太阳脉之交会.”之训令患者取用正坐位姿势,在其头顶中央旋毛处5平方厘米范围内,用一手指放于头皮上以适中力度先由前向后再由左向右抚摸的方式寻找该处最凹陷处定百会穴.通常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至60分钟;手掌弹拍法治疗风证、神志疾患
目的:利用fMRI探讨针刺合谷穴和后溪穴主治疾病的中枢神经生理学机制及两穴功能的相对特异性.方法:共募集40名健康志愿者,均为右利手.分为针刺合谷穴组与针刺后溪穴组,每组各20名.采用改良后的组块设计方案,用相同的磁共振扫描序列采集针刺两组健康志愿者左侧合谷穴或后溪穴任务态fMRI数据.利用AFNI程序分析脑激活区,对所有的功能数据进行组分析和组间分析,并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分析结果进
炎症作为贯穿多种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治疗疾病新的切入点,寻求抗炎治疗的有效手段也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重点.针刺抗炎的提出已经有将近半世纪之久,最早只是根据中医传承的经验将之用于感染性炎症的治疗中,但是随着临床学者对于疾病认识的深入,以及实验针灸学对于针刺效应途径的阐述,针刺抗炎的效应途径也主要归结到了胆碱能抗炎途径.而针刺主要通过胆碱能抗炎途径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途径,调节全身或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