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functional Cocrystal Materials:Assembly and Application

来源 :全国第十九届大环化学暨第十一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ldh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Mercury,as the first of the "five poison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will reach a certain level of pollution and will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Trace amounts of mercury in water c an accumu
本文通过静态交换法制备了NH4+交换A型沸石(NH4A)的粉末和单晶[1]样品。含水状态的沸石NH4A的晶体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在室温状态下收集数据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表明所有阳离子和大部分水分子分布于α笼,其余水分子分布于β笼中。当沸石NH4A暴露于空气中经过16天,晶格参数下降预示着脱铝过程的进行。同时在原点位置显示电子云密度极高,此文中定义为Al3+的位置,进一步证明脱铝过程在室温下
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被认为是一种将二氧化碳转化成工业原材料的有效方式[1].我们通过还原氯化钯和十甲基五元瓜环的超分子组装[2],得到催化剂Pd@Me10CB[5].该催化剂可以有效的将二氧化碳转化成一氧化碳,且一氧化碳的最高法拉第效率达到86%.在最高的过电位-1.1V,产生的一氧化碳的电流密度是氢气的2倍.在进行稳定性测试的过程中,催化剂的法拉第效率和电流密度经过8个小时的电解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温度无论在工业还是在生活领域中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因而其的准确测量显得及其重要.而目前所用的温度传感器,如水银温度计,热电偶和热敏电阻温度计等都是接触式温度计,即在测量温度时,均需探针与样品或物体相接处,当两者达到热平衡时,才能测出温度.因而这使得这类温度计不能测试快速移动的物体以及一些尺寸比较小的物体及其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等.为了克服这个温度,我们通过后合成修饰的方法制备具有双发光特性的锆基金属
工业和生物的重要应用使得硫醚选择性氧化成亚砜备受关注,在室温下用氧气分子实现这种反应具有很大挑战性。在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策略,通过探索铜修饰二氧化钛和硫醚之间作用实现硫醚到亚砜的高效光催化有氧氧化转化,这是关于二氧化钛可以由紫外光供能与甲基苯基硫醚直接作用形成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表面复合物首次报道。这项工作表明,像硫醚这样具有给电子能力的底物可以在二氧化钛表面上形成C-T复合物并有助于可见光光催化
氢气被认为是极有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电化学析氢反应(HER)是一个从水中获取氢气的十分重要的途径.传统的铂基电析氢催化剂的应用受限于其成本及稳定性,因此需要设计具有高效、稳定析氢性能且相对廉价的材料.基于此我们合成了以六元瓜环(CB[6])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共载体,粒径分散均匀的Ru纳米颗粒(Ru NPs)用于高效电化学产氢.在0.5 M H2SO4中,达到-10mA·cm-2的过电位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衍生的碳材料继承了MOF多孔、高比表面、杂原子含量高[1]、保持特定形貌等特点被广泛用作电催化材料[2],然而少有工作报道碳材料的形貌、尺寸和孔径差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我们选用易合成、低成本、含杂原子N、热稳定性好的ZIF,以三种同构异形的咪唑框架ZIF-7作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形貌、孔特征和比表面的多孔N掺杂碳材料,并研究
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以及析氧反应(OER)是燃料电池中的重要半反应[1].我们选用空心介孔碳球为壳层,通过调控不同的投料比得到一种的以ZIF-67为核,介孔碳为壳的蛋黄壳结构催化剂ZIF@H30-25%.该催化剂可以在较低的过电位下实现ORR(EORR@-2.5 m A cm-2=0.823V)与OER(OER@10 m A cm-2=1.638V)反应,其双功能催化性能可以可同时媲美当前商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已经导致了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因此,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攻克的课题.其中,使用环氧化物将二氧化碳固定为高附加值的环状碳酸酯被证明是一个非常有效并且极具研究价值的途径.1但是此反应常用的Salen-M均相催化剂具有不可循环使用的缺点.所以将均相催化剂异相化成为了二氧化碳环加成反应催化剂研究的热点.2而具有丰富的孔道和配体易修饰性质的MOF成为了均相催化剂异
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以及乙醇氧化反应(EOR)是乙醇燃料电池中的重要半反应[1].通过表面活性剂的调控合成了高电化学活性的的多足状的纳米钯催化剂,并借助超分子结构六元瓜环(CB[6])提高材料的稳定性.该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的ORR(EORR@-2.5 m A cm-2=0.823V)性能可以与商用铂碳相比较,且实现优于商业钯碳的EOR(IEOR@0.82V vs.RHE=7.5mA/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