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土栽培下丛枝菌根菌对番茄营养吸收的作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腐熟玉米秸、麦秸与土壤配制的有机土为有机栽培基质,灭菌后接种5种不同类型的丛枝菌根接种剂进行了番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种丛枝菌根共生微生物接种后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和元素吸收有很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特别是对P、K吸收作用显著,对番茄干物重有明显增加作用.通过对番茄菌根侵染率分析发现根部侵染率(F)以Glomusmosseae-1和G.mosseae-2最大,可达30%以上,而菌根率(a)则以G.mosseae-2最高,丛枝菌根(AMF)在有机栽培中促进番茄生长效果最好的菌种亦为G.mosseae-2.
其他文献
玉米高产是一个永恒的发展课题,我们必须树立完整的玉米品质概念,发展玉米产业化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实行"大玉米开发战略",发挥区域生产优势,加速转化增值,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利用高油玉米油分基因的花粉直感效应,将发挥普通玉米产量高、高油玉米含油率高的优势,及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的遗传规律,有效提高玉米生产的品质、产量及综合利用效益.本文介绍了4个技术要点:种植模式与方法、选用品种、处理措施、主要特点,又对技术指标和示范效果进行了说明.
在传统的农业区划当中,农牧交错区是玉米种植的"禁区",因此本文针对该地区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产技术水平,研究青贮玉米生产的可能性和优质高产的生产技术体系.本文介绍了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冀西北坝上高寒区特殊的生态环境,"高双早"技术体系的技术要点,在农牧交错区采用"高双早"技术体系的意义,产业化前景.
玉米乳苗栽培技术是玉米早熟轻型高产栽培新技术.本文就品种选用、朔盘育苗、乳苗移栽和大田管理四种技术操作规程作了介绍,并就玉米乳苗栽培的适宜地区和推广前景做了说明.
本文用从库尔勒香梨的酒精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9株香梨酵母对香梨汁发酵,通过测定起始发酵时间、发酵速率、发酵结束后酒精度,观察澄清度及感官评价,从中筛选出具有良好性能的酵母.对筛选出的优良酵母在不同温度和接种量条件下香梨酒的发酵速率进行测定,以确定其最佳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并对不同的发酵方式对酒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XL1和XL2是两株优质香梨酒酵母,发酵的酒样无明显悬浮物,澄清透明,有香梨的香气
针对我国的情况,能够大量用来液化的生物质仍是农业废弃物.其特点是资源量大、分散、原料的初始密度很低,要求生物质裂解液化技术应该是分散加工,集中处理精制的模式.在一定的收集范围内(一般是5km半径)建立生物质液化厂,对于控制区域内的生物质先进行液化加工,得到粗生物油.使得生物质材料由原来的密度0.2左右上升到生物油的1.2左右,提高了密度降低了远途运输成本.粗生物油集中运输到中心加工厂进行萃取和精练
本文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水杨酸(SA)和叶面喷钙对库尔勒香梨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石细胞合成及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抑制了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叶面喷钙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并且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石细胞的大小、密度和含量.两种措施还提高了果
本文论述了海南发展瓜菜产业的主要优势;分析了海南瓜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海南瓜菜产业的发展对策.
本文解析了无公害烟叶及无公害烟叶生产的涵义,分析了无公害烟叶生产的现状和意义,并从多方面对无公害烟叶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论述.
西部大开发,推进了传统渔业向重点开发优势渔业资源区域养殖无公害冷、暖、热水性鱼类方向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国内外消费者对渔业市场的需求,遵循先市场调研、分析、预测,再生产的原则.实施养殖名优品种与常规品种并举的方针,大力创新管理机制,争取中央与多渠道融资对渔业优势区域基础设施和设施渔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加大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普及和投入政策的倾斜力度,大力开发西部优势渔业区域经济,使渔业资源优势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