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共刺激分子B7-H1同结肠癌的预后相关并调控结肠癌HCT116的增殖与侵袭能力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为了研究免疫共刺激分子B7-H1同结肠癌之间的关系,分析了B7-H1在结肠癌病人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沉默B7-H1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了经过严格筛选后143例结肠癌病人组织切片中B7-H1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检测了沉默B7-H1对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转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43例结肠癌病人组织切片中,64例高表达B7-H1分子,其主要表达与包浆和包膜.而余下的79例中B7-H1分子称弱阳性表达或阴性表达.此外,在44例癌旁组织中,仅有5例呈B7-H1高表达.同时发现随着结肠癌分化程度的增加和TNM分级的增加,B7-H1的表达成逐渐增高的趋势.这一结果说明B7-H1同结肠癌的分化状态及TNM分级密切相关(P=0.030和P=0.034).生存分析结果显示,B7-H1高表达的病人较B7-H1低表达的病人有更短的生存期(log-rank test:P=0.016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7-H1的高表达组病人的死亡风险更高,校正过的HR结果为2.771(95%可信区间:1.048-2.994,P=0.003).该部分结果说明B7-H1可以独立于这些校正过的病理特征作为一项判断结肠癌患者预后的指标.在细胞学试验中,发现沉默B7-H1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侵袭和转移能力都受到抑制,而细胞的凋亡能力却得到增强.结论:高B7-H1可以作为一项独立判断结肠癌预后的指标.此外,敲除B7-H1后能一直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用PLGA乳酸-羧基乙酸共聚物制备的纳米微粒对树突细胞的特性及其抗原递呈作用的影响.方法:用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粒及包含有恶性黑色素瘤抗原肽gp100-154-162的纳米颗粒,用扫描电镜观察所制得纳米颗粒的形态;ZetaPlusTM粒度测定仪检测纳米微粒的粒度及电荷.用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用纳米微粒负载树突细胞(DC-NPs),流式细胞仪检测负载纳米微粒后DC表型变
目的:探讨MDSCs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集62例的胃癌患者外周血,新鲜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20份健康志愿者外周血,采用HLA-DR-、CD33+、CD11b+为标记,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达.结果:和健康志愿者相比,初诊胃癌患者外周血MDSCs表达增高(P<0.01).MDSCs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组织类型、患者TNM分
目的:探索儿茶酚胺调控宫颈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此过程的精确分子机制.方法:(1)Western-Blot分析儿茶酚胺刺激宫颈癌细胞对SIRT1的表达影响;(2)实时定量RT-PCR检测儿茶酚胺刺激宫颈癌细胞刺激后SIRT1转录水平的影响;(3)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儿茶酚对化疗药物诱导p53乙酰化的影响;(4)双荧光素酶法检测儿茶酚胺对阿霉素诱导的p53转录活性增强的影
手术,化学治疗与放射线治疗是目前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治疗结果还不能令人非常满意,中国目前每年新发癌症患者超过280人,并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10年后,中国每年新发癌症将超过380万.免疫疗法作为治疗肿瘤的第四治疗方法近年来受到广大医患的瞩目,笔者等应用自体癌组织制作的个体化肿瘤疫苗展开的临床治验,证明了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报告应用自体结肠癌组织制作的个体化疫苗在结肠癌治疗中的
背景与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应用自制MAGE-A9单克隆抗体检测MAGE-A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从而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预后因子及可能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根据MAGE-A9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出11个相应的抗原表位,对每个抗原表位人工合成一个含有10个氨基酸的肽段,将合成的目的肽段与pet28A载体质粒连接,转入E.coli大肠杆菌中,诱导目的蛋白的表达,继而用Ni+2层析柱纯化
目的:本研究旨在检测CXCL16的受体CXCR6是否在淋巴瘤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及其特征.方法:(1)选取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4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35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作为对照,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CXCR6的表达特征;(2)选取9株淋巴瘤细胞株:人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细胞株L428、伯基特(Burkitts)淋巴瘤细胞株Raji;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
目的: 探讨胸水中CD68+B7-H4+双阳性细胞对恶性胸水诊断及鉴别意义.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3例胸腔积液患者资料.恶性组28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肺癌;良性组15例,其中结核性胸水10例,心衰及其他漏出液5例.每例患者收集150ml-200ml胸水,使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胸水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恶性组与良性组CD
Background and Purpos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ncers worldwide and is among the leading causes of cancerrelated death, especially in China.Systemic and targeted th
Background: Taxanes are a family of majo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that have anti-neoplastic effects against a wide spectrum of human cancers.PRR13 is a proline-rich protein 13, also named TXR1-Taxo1 R
会议
Background and Objective: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 cells are usually genera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 with the stimulation of IL-2 in vitro.However, the concomitant ex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