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是指高中教师在分析思想政治课教材以及学生基本学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预设一系列有关教学内容的引导性问题,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回答或者延伸出其他相关、更具创造性的问题,使学生从“问题的问答”中获得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的一种教学方法。相较其他教学方法而言,问题教学法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训练与提升、创新精神的培养与提高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笔者之前的教学经历以及教学观察,发现问题教学法在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中仍然存有些许不足。诸如:问题教学环节形式化、问题设置生硬化、问题解决被动化、问题反馈应试化等。如何提升这一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具体运用中的有效性与实效性,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教师以及各教学研究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常思深思熟思的现实问题。本文拟着眼五个方面对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展开探讨。文献综述以及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论题的相关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为后续开展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一章,重点阐明“问题教学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问题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分析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以及高中学生基本学情的基础上,预设一系列有关教学内容的引导性问题,在课堂中逐步引导学生回答或延伸出与教材相关或具创造性的其他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问题性、主体性与开放性等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全人教育”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现学习理论是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运用的重要理论依据与教育学基础。着重探讨问题教学法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主体、课堂教学过程等的重要现实意义。第二章,总结概括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的过程与原则。立足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炼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主要运作环节及原则遵循。具体而言,有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探讨以及问题的反馈等四个主要实施环节过程,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过程中循序渐进、结果上及时反馈等重要原则。从环节与原则上把握问题教学法的实践运用,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提供了方向指引。第三章,分析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的常见问题及原因。结合笔者在重庆市某中学教学实习及教学观摩经历、针对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调研、访谈,发掘与分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过程中存在的情境创设生硬、问题效力缺乏、问题解决被动、问题反馈应试等一些问题,并力求针对性地从教师、学生、学校等三方面深度归因。贯穿从问题出发,发掘问题之因,最终索问题之解的逻辑主线。第四章,深入探究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改进策略。着眼问题教学实施环节、教师专业素养、学生参与以及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四方面,针对该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作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精控环节、提升素养、注重学生主动性以及评价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旨在加深加强课堂主体对问题教学法的理解与把握,发挥该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最佳效用,更好的服务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总之,问题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理清脉络,清晰条理,透过现象达及其本质,最终获得解决问题之路径,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之实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线教学的一大热点。因疫情防控期间,全国开展有序、有效的“停课不停学”工作,将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进一步推向一个高潮。笔者正是顺应时代发展,以初中物理力学微课为载体,开发其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案例,并展开实践研究。本文在深入研究了初中物理力学微课的开发和利用的意义、理论和现状后,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布和卢姆掌握学习理论为开发微课的理论基础,采用了文献研究法
在表面科学上把对液体有极憎或极亲特殊“情感”的现象称为极端润湿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等。受到此类生物的启发,科研工作者们开始在固体材料基体上构筑极端润湿性表面,如高分子材料、传统金属材料等,使得这一领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研究表明,决定材料表面润湿行为的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分别为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粗糙结构。高分子材料虽然具有较低的表面能,但是在长期服役过程中
随着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的接连出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迈入了2.0时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提高了对管理者的要求,园长作为园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其信息化领导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园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发展,如何正确的认识园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当前长沙市园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现状如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园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以及如何提升园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从而改善园所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喀斯特槽谷区存在地表地下二元空间地质构造,土壤侵蚀是通过地表和地下同时流失,由于人类以破坏自然坏境为代价的不合理活动,导致了喀斯特槽谷区成土困难、土层浅薄、基岩裸露、蓄水保肥能力低下,加快了该地区石漠化进程,生态环境脆弱。另外,喀斯特区还存在典型的顺/逆层坡造成岩石与坡面之间存在不同角度夹角,引发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的同时还使得坡面产流产沙机制复杂化,产流产沙机制也更为复杂,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化、生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师自我成长是指高中生物教师将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工作作为意识对象,在实践中体现出有明确的目标、能主动提出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寻求答案、主动合作、自我反思这一系列的综合行为,从而不断在知识的增长、技能的提高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自己的价值。它反映的是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自己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自我成长的总的认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自我成长由
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不断更新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本身被赋予更高期望,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同时,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上教学进入大众视野,探索线上与线下的混合性教学,成为当下教学实践的热点内容,其要探究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深度融合,这也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ADI教学理论中对于开展教学有具体的框架流程,尤其是其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
阅读作为感知国外文化的方式,在外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成功阅读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阅读策略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来帮助中学生进行高效地阅读。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文本类型的不同会导致阅读策略的使用差异。由于英语小说的情节连贯完整和故事性强等特点,在国内英语学习中得到普遍重视,但英语小说阅读难度较大,内容不宜读懂,所以本研究旨在对英语小说阅读策略进行描述性调查分析。
写作是外语学习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同时英语写作也是我国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以2020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评价标准和依据,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有所欠缺。长期以来,许多国内学者都致力于探讨和研究如何提高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在本研究中,笔者尝试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中运用体裁教学法,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体
高校是育人成才的重要场所,是知识传播的温床,优美的校园景观是高校学子开展校园生活的重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提出新的教学方式,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校园景观更新建设成为必然,校园中心景观是校园环境中的代表性景观空间,它包含丰富的景观要素,在为师生提供优美环境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整体风貌形象,成为校园文化的展示窗口,因此在
国家农业农村部在2015年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力争2020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加快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促进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控‖是指农业发展中要节约用水,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两减‖是指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三基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