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序排布工程砂轮的BK7光学玻璃磨削机理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玻璃BK7具有优异且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生物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光学玻璃的磨削加工能够兼顾高效率及高精度的加工需求,而近年来工程砂轮因其优秀的磨削性能受到广泛关注,但其磨削机理仍未明确,因此目前工程砂轮在光学玻璃上的应用较少。本文首先对工程砂轮表面的磨粒排布的模型进行分析,建立了新的工程砂轮排布模型,解决了旧模型对排布角度的限制。同时,为了更好地描述不同砂轮表面磨粒排布的有序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中键角统计的分布函数,对相邻磨粒间的连线与轴向的夹角进行统计,揭示了普通单层砂轮和工程砂轮之间的排布有序性差异。建立了BK7磨削的运动学模拟,创新地引入了应力场解析法对残余应力分布进行模拟,研究了排布参数对磨削力、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的影响机制。其结果表明大排布角度有利于降低粗糙度和残余应力,由此,本文提取了磨粒的最小排布单元,将磨粒之间的位置关系分类为对工件表面的“先后”和“同步”作用。为研究磨粒先后作用的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在脆性域以及在脆塑转变临界区的先后双刻划实验,揭示了划痕之间的裂纹相互影响机制。发现近距离下不同划痕下方的裂纹不仅会相互交织促进材料的脆性去除,部分裂纹在相邻划痕的影响下进一步扩展,引起更严重的亚表面损伤。通过脆塑转变临界区的双刻划实验,发现了磨粒之间相互影响导致的特殊裂纹行为及其演变规律,通过应力场解析法揭示了磨粒之间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1μm的间距左右,“先”作用的划痕下方的残余应力场的压应力区能够帮助抑制“后”作用的划痕下方的中位裂纹的萌生,能够有效降低亚表面损伤、提高脆塑转变临界深度。为研究磨粒同步作用的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用FIB加工了具有微米级间距的双刻划刀具,进行了在脆性域以及在脆塑转变临界区的先后双刻划实验,揭示了划痕之间的裂纹相互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双刃在刻划的过程中,其典型的裂纹系统与先后刻划的并不相同,在两个刃下方并没有出现独立的裂纹系统,而是出现了横梗中间区域的横向裂纹以及从中间山脊位置直接向下延展的中位裂纹。通过应力场解析法分析其特殊裂纹系统的成因是应力场的叠加强化。同步刻划中中间区裂纹的提前出现和持续存在,降低了脆塑转变临界深度。基于双刻划的结果以及磨削过程的运动学模拟的结果,设计出具有不同排布角度、不同间距的工程砂轮排布。通过激光对砂轮表面绝缘层的修饰,然后进行电镀,制作出单列有序排布的工程砂轮。后续通过安装调整和干磨削修整,保证砂轮的跳动一致且较低的情况下,在BK7玻璃表面进行了磨削实验。磨削实验的结果与运动学的模拟预测相符,通过运动学模拟分析,排布角度增大在不改变磨粒密度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磨粒之间的相对位置,有效降低了磨粒的未变形切屑厚度,从而降低了表面粗糙度和残余应力,但在角度超过60°时,会引起工作磨粒数量增加,导致未变形切屑厚度总和上升,导致磨削力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并在60°达到最低值。
其他文献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其阻燃特性大大减少了人类日常生活中火灾发生的风险,但由于其环境持久性和毒性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极高的风险。光降解是PBDEs在自然环境中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的有毒光降解中间产物包括脱溴产物和多溴二苯并呋喃(PBDFs)类产物。然而,对于这些中间产物的生成机制和转化过程,目前尚不清楚。在日趋严重的PBDEs污染的背景下,PBDEs的处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水环境安全。过硫酸盐(persulfate,PS)高级氧化技术通过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自由基,可有效去除DMP。MOFs(metal organic frameworks)是一种高效的PS催化剂,然而将MOFs应用于高级氧化水处理的研究刚刚起步,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自
有机硅弹性体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耐老化性等,这使其在军事、航空航天、人造皮肤、医疗卫生、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当前,有机硅弹性体多为共价交联型,难以重复加工使用。热塑性材料的开发不仅可提高资源的重复使用率和扩大资源再生来源,而且使材料可采用多种加工方式成型并提高生产效率。针对少有有机硅热塑性弹性体这一问题,本论文将以反应动态共混和化学合成的手段制备具有高力学性能和多功能性
中国传统亭建筑作为独特的建筑类型之一,是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古代礼制政治教化、风俗文化建构的文化载体,亦是民众园林游赏生活展开的审美场所。宋代亭建筑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亭建筑的营建思想、文化意蕴、游赏审美活动与特征等内容,对总结完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建设的智慧经验、对传统城乡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以及对当前公园城市战略思想的实施有借鉴意义。宋代亭记是记录亭建筑修建事件、游居活动、修建动因等内
红甜菜(Beta vulgaris)营养价值丰富,包含酚酸、黄酮、甜菜色素、维生素、氨基酸及无机盐等物质。随着近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红甜菜在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方面的功效逐渐被人们发现。本文在研究红甜菜的过程中,发现其有效活性成分主要是杂环酪氨酸衍生色素——甜菜红素。但因化学结构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甜菜红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研究甜菜红素的稳态化技
由于具有耐污闪性能好、质量轻、强度高等优点,复合绝缘子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输电线路。然而,电网的快速发展使得输电线路需要跨越高海拔、高湿、覆冰(雪)等气候多变区域,容易导致绝缘子覆冰。其中,雨凇覆冰具有硬度高和附着力强等特性,更容易引发绝缘子冰闪,是对电网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种覆冰类型。传统绝缘子覆冰监测方法有紫外成像、泄漏电流、杆塔图像监测和无人机巡视等,存在摄像头易被遮挡、雨雪天无人机无法起飞、电源供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未来发展途中遇到的重大难题。对太阳能、氢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或将成为解决困境的绝佳机遇。探索新材料科学,开发新技术,开发廉价、易得的能源,是当今科研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氢能具备热值高、无污染等特点,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清洁能源。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广大科研工作者纷纷投入有机太阳电池与光催化制氢等研究课题,并取得了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在跨区域电网间的互联与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中获得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实际工程的运行,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问题也逐渐凸显,已成为交直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本文围绕直流输电系统的谐波问题,建立了涵盖直流一二次系统的谐波分析模型,从谐波的传递与耦合两个维度,针对直流线路的传递特性、换流变的饱和效应、控制系统的响应特性以及谐波对换相失败评
心肌梗死(MI)和心力衰竭(HF)是最常见的两种心血管疾病(CVD),MI是HF的主要诱因。MI常常伴随着心肌细胞的大面积死亡,而成熟心肌的再生修复能力有限,无法弥补损失的心肌细胞,严重危害心脏功能。与此同时,现阶段临床药物和手术治疗在促进心肌细胞再生以及恢复心脏功能方面的效果有限。细胞治疗和心肌组织工程的出现为促进心肌再生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目前已有多种来源的种子细胞被用于治疗MI,而心肌组
电致荧光变色材料在外界电压的控制下可以进行荧光强度或颜色智能变化的材料,由于电信号与荧光信号具有高灵敏性、可视化和调控可逆性的特点,使电致荧光变色材料在高级防伪、智能显示和检测传感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然而很多电致荧光变色材料在聚集态下会产生荧光猝灭即聚集导致发光猝灭(ACQ)的问题,使材料在变色过程的荧光信号较弱,使其荧光开关对比度较低,不利于对其进行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开发。在材料结构中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