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二级公路避险车道安全性评估及应用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nshinexpsi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大下坡段是山区公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山区公路交通事故都与长大下坡有关。当大型货车沿公路下坡行驶时,车辆制动毂的温度在公路纵坡的底部附近急剧上升,而当车辆制动毂的温度超过260℃时,车辆制动毂失效,从而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为减少车辆在长大下坡行驶事故,长大下坡段采用交通标志、标线、公路纵坡优化、车辆限速等措施,或对车辆制动毂采用淋水降温装置等措施,而避险车道设计也是防止车辆行驶失控并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关键措施,因此避险车道的合理设计是保障避险车道的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本文以G234公路避险车道初步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山区公路车辆的运行速度和避险车道的设置的可能位置,采用AHP-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避险车道设计安全评估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避险车道设计安全评估模型评价大竹山避险车道设计的安全性及合理性,并对待设计的庙下元避险车道的设计提出有益的建议。其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在分析避险车道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各种因素,利用AHP-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避险车道设计的安全性评估模型。2)利用运行速度模型对G234公路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大竹山-庙下元地段大货车最大运行速度为50 km/h,而西江村刘家组地段最大运行速度可达58.07 km/h。3)利用大货车制动毂温度变化模型,分析大竹山-庙下元地段长大下坡大货车制动毂的温度变化,建议施工图设计阶段,在K37+500~K38+000段,即庙下元3号高架桥位处纵坡设为反向坡或平坡,将大竹山-庙下元地段长大下坡分为大竹山长大下坡段和庙下元长大下坡段两段,并分别计算大货车的制动毂温度,分析表明K38+140和K34+100位置可分别设置大竹山避险车道和庙下元避险车道。4)大货车制动毂温度变化表明,西江村刘家组地段大货车制动毂温度仅局部达291.37℃,即将开始的施工图设计方案对西江村刘家组地段进行设计变更,因此建议西江村刘家组不必设置避险车道。5)利用上述避险车道设计安全评估模型,分析大竹山避险车道的初步设计,大竹山避险车道综合评分值为78.03,属于基本安全。为完善大竹山避险车道设主,建议大竹山避险车道施工图设计阶段需增加避险车道渐变段和引道段的长度,增大避险车道的竖曲线半径,同时需完善避险车道附属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设计。6)分析表明,庙下元避险车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地形因素,建议减少避险车道制动床的纵坡,适当增加避险车道制动床的长度,从而可有效降低庙下元避险车道的工程成本。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三新”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也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
以表面修饰的氢氧化铝(ATH)作为无卤阻燃剂,以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接枝物为相容剂制备了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优良的无卤阻燃乙烯-醋酸乙烯(EVA)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力
,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有时是飞扬迷朦;有时又滂沱而下。对于这种自然现象,人们的感情也是复杂的:“久旱逢甘露”,表达的是大旱之后天降大雨给人带来的喜悦;而所谓“屋漏偏逢连夜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肾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肾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渐进演化的过程,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研究表明许多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
目的面部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因局部皮辦或皮下蒂皮辦是由皮下直接供血,皮瓣修复的区域受到限制。为此,进行了以面部表情肌为供血来源的皮辦探讨。方法通过对眼轮匝肌的血
交通旅行时间的均值、方差、分位点等参数是评价交通出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然而针对原始数据以可交互的速度聚集查询得到这些指标并不容易。由于交通数据的海量特点,其中混
"全面两孩"政策的出台是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延长人口红利,推迟老龄社会进程的重大决策。但是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研究,却常常忽略作为生育主体的适龄女性的生育意愿和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和它的受体VEGFR-3在舌癌中的表达,了解其和肿瘤淋巴转移及肿瘤组织学分期,以及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
目的探究尿常规检验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100例,患儿在确诊病情前,均接受超声检查与尿常规检验,以病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学科技园、高新开发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既有功能上的互补性,又有空间上的临近性,两者的交流合作、强强联合、协同创新,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的协同创新是一种独特的、系统的、持久的组织关系。首先,本文梳理了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开发区协同创新相关文献,对大学科技园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