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水量变化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uto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化造成的降水格局改变等问题越来越严峻,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降水量变化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进而会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以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造成间接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森林凋落物对森林与外界的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有重要的作用,是植物碳库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全球范围内碳平衡的重要环节。为探究降水量变化对森林凋落物分解有何影响,从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本研究在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设置了对照处理(CK:Comparison)、减水5%处理(W1:Water reduction 1)、减水10%处理(W2:Water reduction 2)、增水5%处理(W3:Water addition 3)和增水10%处理(W4:Water addition 4)5个降水水平,采用原位分解试验,研究了降水量变化对凋落叶分解及养分释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减水5%和增水5%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减水10%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含水量,增水10%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各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温度无显著影响。(2)在2a的分解试验期间,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前期分解快且主要集中在2014年夏季,后期分解慢;增水和减水5%处理对凋落叶分解无显著影响;减水10%处理使凋落叶分解95%的时间显著增加了2.32 a,抑制了凋落叶的分解;增水10%处理使凋落叶分解95%的时间显著减少了0.29 a,促进了凋落叶的分解。(3)减水处理使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N和P的含量增加,但减水5%处理对分解过程中P含量无显著影响;增水处理使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N和P含量显著减少。减水5%处理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N和P残留率无显著影响,减水10%处理显著增加了分解过程中C、N和P残留率,抑制了C、N和P的释放;增水处理显著降低了分解过程中C、N和P残留率,促进了C、N和P的释放。(4)减水5%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减水10%处理显著增加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含量,抑制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的降解;增水处理显著降低了分解过程中木质素含量,促进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的降解。减水处理显著增加了分解过程中纤维素含量,抑制了纤维素的降解;增水处理显著降低了分解过程中纤维素含量,促进了纤维素的降解。(5)减水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C/N和C/P无显著影响,增水处理显著提高了分解过程中的C/N和C/P。(6)各处理下的凋落叶质量残留率与C、N、纤维素残留率及C/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与木质素/N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与木质素和纤维素/N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对于P残留率、木质素残留率、C/N和纤维素/N来说,C、N残留率、纤维素残留率、C/P和木质素/N能更好地反映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的快慢,是研究凋落物分解的良好指标。综上,增减5%的降水对凋落叶分解和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影响,减少10%的降水显著抑制凋落叶分解,降低了土壤含水量;而增加10%的降水显著促进凋落叶分解,增加了土壤含水量。这说明降水量变化确实影响了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进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同时,凋落叶分解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与降水量变化的强度有关。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发展,三维点云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室内场景,如室内制图、室内导航定位、三维重建、室内装修等众多领域。三维激光测量技术不仅数据采集迅速,而且精度高,可以准确的获取室内空间的细节信息,最大限度的还原室内空间的现状。但是三维点云具有数据量大、非结构化、语义信息匮乏等缺点,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基于三维点云重建结构完整、语义丰富的三维模型。然而相较于室外环境,室内环境包含大量的家
本试验选取国内常用的两个传染性支气管炎表达(IBV)商品化疫苗株(H120和4/91)及一个首次在西南地区分离到的TC07-2型的分离株ZQX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动物免疫攻毒试验,测定不同时相固有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从天然免疫角度对两个疫苗株免疫机理进行分析,为IBV的免疫机理和TC07-2型毒株的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了一个内参基因(ACTB)和五个天然免疫相关基因(TLR3、TL
我国大规模、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经济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也造成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缺等“城市病”。其中,交通拥堵不仅影响着城市的运转效率、经济与生态效益,还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生活质量。城市道路、出租车轨迹数据蕴藏着丰富的交通信息,是分析城市交通状态的重要数据。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等方法,利用道路、出租车轨迹数据,分析路网结构特征、交通流量时空特征;以道路
目的:呼吸门控技术和肿瘤实时追踪放射治疗技术是管理由于呼吸运动导致的靶区剂量偏移的有效手段。光学表面系统可用于对呼吸运动进行实时监测,为门控治疗提供门控信号。呼吸运动的监测精度将影响门控治疗的准确性。当呼吸信号进入或离开门控窗口到加速器开始或停止出束之间存在时间延迟,时间延迟是限制呼吸门控技术精确性的重要因素。光学表面系统在肿瘤实时追踪放射治疗技术中的应用受体表轮廓变化与体内肿瘤运动相关性的影响。
本研究以西伯利亚鲟为试验对象,对摄食调控因子CB1以及ghrelin的摄食调控作用和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本研究通过分子克隆获得西伯利亚鲟CB1、ghrelin及其受体GHSR核苷酸序列;基于这些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西伯利亚鲟这三个基因的m RNA在其22个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以及对摄食的响应模式;最后,通过腹腔注射CB1拮抗剂以及侧脑室注射ghrelin及其受体拮抗剂,探究西伯
目的:探究以HER2/neu抗原为靶点的Her2-CAR-T细胞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潜能。同时,为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制备以Her2-CAR-T细胞为载体携载持续分泌IL-12(Her2-PB-IL12-CAR-T)或Her2/neu抗原刺激诱导表达IL-12细胞因子(Her2-NFAT-IL12-CAR-T)的“货车”CAR-T细胞。携载IL-12的“货车”CAR-T细胞通过在肿瘤局部释放高浓度
来源广泛的玉米秸秆可用于生产有非常应用前景的燃料乙醇,由于其可再生性,被认定为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石油)理想替代品。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中,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不仅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一样可以产生乙醇还可以制造可用于食品行业的木糖醇。在该过程中,玉米秸秆需要预处理才能形成发酵用的单糖。然而,预处理过程会
同源异型结构域亮氨酸拉链蛋白(Homeodomain leucine zipper,HD-Zip)作为植物中一类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中行使着广泛的功能,参与胚胎发生、维管系统发育、非生物胁迫应答和激素应答等过程,HD-Zip蛋白通常以同源或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发挥功能,并且HD-Zip蛋白之间可能存在功能冗余。HD-Zip蛋白包括2个保守的结构域:同源异型结构域(Homeodomain,
青椒果实作为一种典型的冷敏型果蔬,其在低温贮藏及冷链运输中必然面临冷害的问题。发生冷害之后的青椒果实的商品性、可食用性及经济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短时热处理方式有着安全、高效、无污染、操作简便等优点,因此本试验研究适合冷藏青椒果实贮前短时热处理条件,并探究不同的短时热处理条件下各组青椒果实在冷藏期间贮藏品质、活性氧代谢及ASA-GSH(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等一系列系统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冷
本研究以国槐(Sophora japonica L.)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发育各阶段种子外观、吸水曲线、发芽情况进行研究,观察种皮结构的发育和种子内水分空间及相态变化。同时还研究了成熟种子种皮吸水前后的变化,确定种子吸水位点、吸水路径和种子内水分的相态变化。该研究旨在为揭示国槐种子硬实性的形成和吸水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发育过程中,果皮和种子的含水量不断下降,荚果由翠绿色变为黄褐色且逐渐成念珠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