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变塑性体磁-力-电耦合性能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流变塑性体(Magnetorheologicalplastomer,MRP)是一类将磁性颗粒分散到低交联度聚氨酯(polyurethane,PU)中形成的具有磁敏特性的新型磁流变材料。它像橡皮泥材料一样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能够塑造成各种形状。无磁场时,磁性颗粒均匀地分散在PU基体中,不会发生团聚和沉降;当施加一个外部磁场时,PU基体中的磁性颗粒可以克服基体的约束自组装成与磁场方向平行的结构,因此MRP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磁流变效应。此外,这种独特的磁致微观结构演化对MRP的力学、电学及声学性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其在阻尼减振、柔性电子和吸声降噪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关于MRP的研究工作,在材料制备、性能研究和微观结构模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MRP的性能优化和应用设计等仅进行了初步地探索,材料的磁-力-电耦合性能及相关机理亟需深入研究。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本文首先研究了 MRP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性能,提出了相应的磁-力耦合机理;基于独特的磁致微观结构演化,在MRP中分别添加碳纤维、碳纳米管、液态金属和电解质材料优化设计出具有磁-力-电耦合特性的MRP复合材料;进一步测试了材料在磁场下的力学和电学性能,探究了磁-力-电耦合机理;最后,基于MRP研发出多功能传感装置。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高应变率下MRP的动态力学性能及磁-力耦合机理研究。通过使用商用流变仪和配备有电磁配件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研究了 MRP的率相关流变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流变测试和SHPB测试都表明了 MRP的力学性能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典型的依赖于应变率的硬化效应。随着应变率从1580 s-1增加到7900 s-1,MRP的最大应力从31 MPa增加到66 MPa。由于磁流变效应,MRP也表现出磁场增强的动态力学行为。当应变率为6500s-1时,随着磁通密度从0 mT增加到480 mT,最大应力增加了 19.8 MPa,增幅达到34%。此外,还使用高速摄影机记录了 MRP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变形情况。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的磁-力耦合机制研究了 MRP的抗冲击行为。研究表明,依赖于磁场的微观结构演化和高聚物分子链的变形共同增强了 MRP的动态力学性能。2.一维碳材料对MRP力学和电学性能增强效应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碳填料掺杂MRP的导电复合材料,并对其磁-力-电耦合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将碳纤维、碳纳米管及两者混合物分别均匀地填充在MRP中,得到了导电MRP。研究发现碳纤维能够增强MRP的力学性能和磁流变效应,但是对样品的导电性没有大的改善。碳纳米管能够大大降低样品的电阻,但是致密的纳米导电网络阻碍了磁性颗粒的移动,使得样品的磁增强效应降低。实验发现,含质量分数为7.5%碳纤维和0.5%碳纳米管的MRP不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磁流变效应(2200%),其电阻还能在磁场从0 mT增加到900 mT时,减小两个数量级。此外,研究了在振荡剪切模式下剪切应变和剪切频率对电阻的影响。在磁场下,样品电阻的变化值随应变增大,其周期是应变周期的一半。最后,建立了一维碳材料增强型MRP在振荡剪切下的磁-力-电耦合机制。3.液态金属掺杂型MRP的磁-热-力-电耦合性能的测试及复合传感性能研究。将液态金属添加到MRP中制备出一种对磁场、温度和机械刺激协同响应的新型多功能传感材料。MRP内部的磁性颗粒沿着磁场的方向聚集成链结构,与流动的液态金属微液滴结合形成了导电路径,从而提高了样品的导电性。研究表明,在180mT磁场下,样品的相对电阻变化可以达到95%。剧烈的电阻变化使该材料在磁控电子设备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材料的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通过外部磁场来设置,这使得传感器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传感要求。此外,通过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样品在不同磁场和温度下的微观结构,分析了传感器的磁-热-力-电耦合特性,阐述了多功能传感机理。最后,探讨了该传感器在磁控制、环境识别和运动监控等方面的应用前景。4.基于MRP的柔性自供电磁/压力双模式传感器的研发及性能研究。基于MRP、石墨和电解质材料开发了一种柔性自供电磁/压力双模传感器,其自供电工作机理是Fe和CuSO4的置换反应。与传统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不同,MRP双模式传感器不仅对轻微的压力(1.3kPa)敏感,而且对小磁场(12mT)也有响应。在外部磁场作用下,MRP电极中微米级的羰基铁(CI)颗粒聚集成链状和簇状结构,与石墨片相互连接形成了导电网络。此外,CI颗粒的移动增强了电极材料中电解质离子的电化学活性,导致电压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当磁场强度增加时,传感器的电压随之增加,在252mT磁场下,其灵敏度为4.2%。为了进一步探索传感机理,采用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不同磁场下电极材料中CI颗粒的微观结构演变。最后,开发了一种基于自供电磁/压力双模传感器阵列的智能写字板。没有外部电源的情况下它对不同的磁场都具有响应,因而在非接触移动电子设备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Ag、Hg等重金属作为抗菌材料应用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问题的凸显,Ag、Hg相关的材料及抗菌、杀菌剂愈发受到关注。然而,Ag、Hg对细胞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却有待阐明。一系列强亲硫性金属如Ag、Hg、Cu、Cd、Zn的毒性强弱与其亲硫性强弱基本一致,暗示着金属对细胞的毒性与亲硫性之间的潜在关系。前期研究结果表明了两种金属能够直接破坏大肠杆菌细胞中心代谢通路中一类关键脱水酶外露的活性位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空气质量问题尤为突出,并对人们的健康生活构成了威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灵敏度高、可集成至电子产品中等优点,使其在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目前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仍存在响应/恢复时间较长、选择性、稳定性较差以及工作温度较高等问题,此外,目前主要使用“试错法”来筛选特定的气体
混凝土在自然界中可能受到碳化侵蚀,碳化后混凝土体积收缩,严重者甚至产生裂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例如破坏性研究方式或者复杂系统的整体研究),对于混凝土碳化开裂条件、特征及碳化侵蚀机理的认识还有所欠缺。基于此,本论文基于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对水泥基材料的碳化开裂行为及碳化机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于应用微米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μCT)技术研究水泥基材料的碳化性能的可行性进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face and DeepID methods in 2014,deep learning methods for image recognition has dramatically improved the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on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学位
水泥基材料是当今社会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破坏和开裂,由此导致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足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实现对水泥基材料的增强增韧,我们制备与优化了氧化石墨烯(GO)和纳米贝利特水泥(NC),并用其形成复合材料,用于水泥基材料中以改善其孔隙分布,从而改善力学性能。具体来说,首先明确了电化学方法制备GO的机理,并对GO进行了完整表征;然后将制备的GO与石
以3D打印技术为基础的3D打印建筑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在某种程度能够改善传统的建筑模式,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建筑质量。但更值得注意的是,3D打印建筑技术对材料的要求比较特殊,传统建筑材料暂无法满足需求。而地聚物材料是目前来讲非常适合应用在3D打印建筑技术中的材料之一。尽管已有研究表明地聚物应用在3D打印建筑技术中的可行性,但目前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中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
电化学传感及酶生物燃料电池作为电化学技术在分析和能源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近年来被众多研究者持续关注。为获得性能更加优异的电化学传感及酶生物燃料电池体系,各种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导电材料被不断开发。其中,氮掺杂碳材料作为导电材料的一类发展方向,因其良好的电子传递性能、高电化学催化表面积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重视。然而,许多现有的氮掺杂碳材料合成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合成步骤以及污染环境的化学试剂使用,在成本
传统的泡沫混凝土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等优点,但由于存在强度低、早期强度发展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使用高强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制备的碱激发矿渣泡沫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工程价值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其优点在于:(1)早期强度增长快、抗压强度高;(2)其制备仅使用少量甚至不用水泥熟料,节能环保;(3)使用水玻璃作为激发剂时,新拌浆体具有较大的粘度,形成大量密闭均匀的气孔,使
水泥作为广泛应用的建筑材料,其筑成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最普遍的建筑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除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适用性以外,其耐久性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众多滨海环境中,海水中氯离子引起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成为了最突出的耐久性问题,甚至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有效、精确表征水泥基材料中氯离子的分布特征(深度和浓度)对于建立有效的氯离子传输模型、预测水泥基材料的使用寿命具有
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国家城镇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现今国内城镇建设复制化现象严重,城镇的辨识度较低,难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名片,“特色小镇”便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一种新型模式的探索。浙江省是国内最先提出并开始建设发展的省份,国家也于2016年出台了相应政策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建设特色小镇的浪潮,部分特色小镇在建设之初发展较好如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等,还有部分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