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声词是摹仿生物及无生物受到自然或其他外力的作用而发出的音声的词汇。拟态词是用音声抽象地表达生物·无生物及自然界事物、现象、变化、动作、成长等状态、样子的词汇。二者统称为“象声词(onomatopoeia)”。中日拟声词拟态词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本论文拟从词汇的形态句法角度对中日拟声词拟态词进行了对照研究并考察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的中文翻译处理。本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指出拟声词拟态词的丰富多样性,导入主题。第二部分,考察了前人研究成果,指出问题点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日语中拟声词拟态词大量存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分布上,都远远多于汉语。但目前为止的研究中,针对中日拟声词拟态词的对比研究,特别是从形态句法角度的研究非常缺乏。为此,本论文收集了大量拟声词拟态词的词汇用例,从形态和句法视角进行对照梳理,从中发掘出异同点并找出实际翻译时的处理方法。此研究尤其对第二言语习得研究者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第三、四部分是本论文的中心部分。第三部分,系统地考察了中日拟声词拟态词的形态特征和句法功能。首先,引入了日语中拟声词拟态词和汉语中“象声词”的定义,规范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其次,系统地考察了中日拟声词拟态词的形态特征和句法功能。介绍了形态特征并探究了其不同点。日语拟声词拟态词多以在1拍或2拍的基本型上附加促音·拨音·“り”中的某一个、或ABAB反复形的形态出现,且3音节和4音节的比率超过50%。汉语则是A型·AA型·AB型形态居多,叠语倾向相对较弱。分析了中日拟声词拟态词在文中的句法功能。日语主要是作为副词(表示样态、结果、程度、频度)使用。词尾附加“する”的用法使拟声词拟态词具有了动词功能,此类用法多见于表示心情的词汇中。另外还具有名词及形容词的功能。探讨了拟声词拟态词与助词“と”的关系。拟声词比拟态词更具有引用用法及句外独立使用的功能。之后考察了汉语中象声词在文中与其他成分的修饰关系、所作的句子成分。象声词主要可以作为“状语”“补语”“定语”使用,而作动词或形容词的补足成分的“补语”功能则是象声词的独特用法。此外,象声词还可充当宾语,日语拟声词拟态词则无此功能。第四部分,探究了实践中日语拟声词拟态词翻译成中文时所采用的表达形式。翻译拟声词时,尽可能地寻找适当形态的象声词。日语属于表音文字且动词相对薄弱。汉语则是表意文字且汉语动词或修饰结构很发达。因此,翻译实践中有时无法找到一一对应的表达形式。如没有合适的象声词对应,可考虑在遵循原文韵味的基础上创造适当的象声词。翻译拟态词时,则多以形容词·副词、短语、成语等形式处理。此外除了句法要素之外,作品中拟声词拟态词使用的时代背景和文章的文体特性等因素也不可忽视。第五部分,总括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今后的课题。期待从词汇演变的历史角度研究从中国借入至日语的拟声词拟态词表现,以及从音韵意义关系视角对照研究中日拟声词拟态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