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变抛光液性能及其抛光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guo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形貌复杂的光学元件被应用于医疗、航空、国防等领域。人们对于光学元件加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较高的表面质量、较好的面型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等。利用场效应进行抛光的加工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的支持下,开展电流变抛光相关研究工作,并在研发的五轴联动电流变抛光机床上利用针状电极工具和环形集成电极工具对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在电流变抛光工艺中,将硬度较高、介电性能良好的磨料颗粒加入到电流变液体中作为抛光媒介。施加外电场以后,电流变抛光液的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能发生改变,其表观粘度和剪切屈服应力明显增强。本文通过电流变效应微观显示系统观察了电流变抛光液的微观结构。根据建立的粒子运动方程对电流变抛光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仿真,并结合粒子间的作用力、磨料颗粒粒度和体积分数等影响因素对抛光液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根据磨料颗粒粒度的不同,建立了四种不同形式的粒子结合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电流变抛光液的流变性能,包括其粘度、剪切应力和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剪切屈服特性。从电流变抛光液中粒子结合模型和相互作用研究入手,通过分析粒子间作用力和剪切应力的关系,建立电流变抛光液的剪切屈服应力模型。利用自制的圆筒式旋转流变仪和静态剪切屈服应力实验装置进行了电流变抛光液流变性能实验,获得了磨料颗粒种类、体积分数和粒度对电流变抛光液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电流变抛光液中粒子的结合模型和相互作用力分析,建立了电流变抛光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和材料去除模型。利用电流变抛光装置进行了电流变抛光导体材料实验,获得工艺参数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和抛光区域内材料去除量的变化规律。理论计算和实验规律比较,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电流变抛光导体材料时工件表面粗糙度和揭示抛光区域内材料去除的真实情况。设计和改进了集成电极工具系统。利用环形集成电极工具进行了微晶玻璃抛光实验,获得抛光时间、电压、间隙、电极转速、磨料种类和粒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建立了电流变抛光过程中流体动压力的理论模型,分析了电流变抛光液在固态核心形成后工件表面抛光区域内的法向压力。通过测力仪测量了抛光过程中工件表面的法向压力,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获得电压、电极转速和工作间隙对抛光法向压力的影响。根据Preston方程分析了抛光法向压力对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工作对于提升电流变抛光液性能,获得较低的抛光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为解决传统激光集群射击训练器因采用有线信号传输而存在的机动性与真实性偏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蓝牙代替传统有线传输的新型激光集群射击训练器。此系统通过以LPC2106
在国家重大基础科研(国防973)项目的支持下,基于前人的工作,本文对大型反射面天线的保型设计与机电综合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为了减小赋形曲面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促使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其中地方公共事务因与公民权利有更紧密的利益相关性,成为公民参与的主要对象。而作为公民参与的重要渠道,媒体及其传达的意见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对动力装置性能要求甚严。作为能源转换装置核心部件的叶片,其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对整机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叶片成型加工已经实
<正>苏轼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继陶渊明和白居易之后最具典型性的文人性格的代表,更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在香文化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概而言之,苏轼不仅用香品香,还制
自住建部要求放开建筑市场资质,推进工程总承包模式,市场竞争越加激烈,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成为我国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之路。本文阐述了EPC管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银杏幼胚为外植体,添加0,1和5 mg/L AgNO3作处理,观察21 d内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测定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保幼激素类似物(ZR)、赤
在客车整体结构中,车身既是承受各方向受力的承载受力单元,又是为乘客提供舒适服务的功能单元。作为承载受力单元,车身在客车行驶过程中要承受着来自道路,乘客,车身自重及其它各种
人才战略通过集聚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进步而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为加快创新型经济发展,保持竞争优势,我国提出了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纷纷在中长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