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283106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和旱地)下的石灰土和黄壤(旱地)表层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三种供试土样分别采自贵州省普定县天龙山区域的典型林地和旱地的0~10cm表层。针对3种供试土壤,设置2种温度培养模式:①恒温模式,包括25℃、20℃、15℃,分别简称为HT-25、HT-20、HT-15;②变温处理,范围:15℃~25℃,变温间隔12h,每24h为1个周期,简称为BT-15/25,其中变温处理和20℃恒温处理的积温相同,培养时间为56d。利用培养过程中测得的相关数据,系统研究温度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为全面认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效应以及有机碳矿化模型的构建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参考。研究结果如下:(一)相同培养温度条件下,3种土壤相同培养时间段内的日均矿化量和累积矿化量大小顺序为:森林石灰土>旱地石灰土>黄壤,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3种土壤前14d的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显著高于其后42d的矿化速率,培养前14d释放的CO2量约占总矿化量的60%~68%,这表明前14d的矿化速率决定了整个培养期内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恒温培养条件下,3种土壤的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森林石灰土BT-15/25处理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显著低于HT-20处理,黄壤BT-15/25处理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则显著高于HT-20处理,旱地石灰土2种温度处理之间的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则无明显差异,说明培养温度模式(恒温和变温)的变化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通常利用恒温培养下获得的土壤矿化数据来预测和衡量田间土壤碳矿化水平的方法是有待商榷的,判定有机碳矿化对变温环境的响应程度是准确估算土壤CO2排放量的关键。(二)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P<0.01),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是控制矿化过程的重要因素。3种土壤变温处理的累积矿化量和矿化强度总是介于HT-25和HT-15处理之间,说明变温处理的有机碳矿化受到温度变化范围的限制。受土地利用和植被类型的影响,森林石灰土和2种旱地土壤的表层有机碳含量和组成差异显著,结合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组成、Q10值和矿化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可知,有机碳含量和组成等自身属性可能是影响其矿化过程对外界温度变化响应的重要原因。(三)森林石灰土变温处理的潜在矿化量显著低于HT-20处理,且C0/SOC明显小于旱地石灰土和黄壤,说明变温环境中森林石灰土微生物分解有机碳的能力减弱,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四)培养过程中土壤的κ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微生物利用难分解碳库的能力逐渐增强。整个培养期内,3种土壤的难分解有机碳含量与累积矿化量的比值达到近40%,这显示在有机碳矿化过程中难分解碳库与易分解碳库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分析变温处理和恒温20℃处理条件下森林石灰土、旱地石灰土和黄壤有机碳矿化动力学方程中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变温环境主要通过改变易分解碳库的含量和难分解碳库的矿化速率常数来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五)整个培养期间,由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溶出量与有机碳含量的关联性,有机碳含量较高的森林石灰土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始终高于旱地石灰土和黄壤。土壤类型和所处温度条件的不同,使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溶出量亦有差异,这主要与土壤有机碳的温度敏感性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有关。3种土壤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与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制约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生成是温度影响有机碳矿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六)由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森林石灰土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旱地石灰土和黄壤。除HT-25处理条件下黄壤的微生物量碳含量与日均矿化量显著相关外,各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有机碳的日均矿化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土壤微生物量碳也不能有效反映升温过程中以及恒温和变温处理之间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差异,该现象表明,温度条件不能通过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数量来影响有机碳矿化过程。温度变化可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活性从而改变微生物利用有机碳的能力,进而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产生影响。结合矿化动力学分析可知,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的变化是影响有机碳矿化的关键,温度能通过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活性来影响有机碳矿化过程。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2.使学生初步感受从条件出发思考
期刊
数学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数学这一门学科当中建立起一种数学思维的能力.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但对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才是解决数学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novel nanoantenna(nantenna) design for energy harvesting. The nantenna has an “E”shape and is placed on a Si O2 substrate. Its oper
泉糯101系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采用〔(科意稻/珍汕97)//(IR 24/7-52)〕F_1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1989年11月通过省级生产示范鉴定,1990年2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
礼县人民广播电台赵晖,化名“石声”写虚假报道,并私自加盖礼县人民广播电台公章,诬陷该县人民医院医生廖笃,不仅给廖笃同志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建设
探究学习是数学教学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应符合小学数学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加强小学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联系数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的教学载体,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其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从数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脏神经内分泌癌(primary hepatic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PHNEC)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组织病理证实PHNE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
本文介绍了一套自主研发、拥有多种智能辅助措施的设备。设备使用STM8S105C6单片机,实现对发射机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检测,对故障点自动锁存显示等功能。该设备能够明确、及时地
本文对聚乙烯醇-戊二醛水凝胶的脱水行为进行了研究。脱水与凝胶的交联密度有关。突发脱水后的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考察了油田应用环境下影响脱水的诸因素。 I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