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聚酰亚胺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eyg2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氧丙烯酸树脂是一类发展较早的树脂,由于其具有很多的优点,如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很强的附着力、价格低廉等等,是目前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紫外光固化树脂,至今仍具有很广泛的用途。本课题根据工厂实际需求,针对环氧丙烯酸树脂应用于柔性电路板用UV光固化阻焊油墨时所表现出的柔韧性、耐热性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以柔韧性和耐热性较好的可溶性聚酰亚胺对其进行改性,从而使其柔韧性、耐热性方面有所提高。本课题主要工作包括三部分: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工艺条件优化,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及工艺条件的优化,可溶性聚酰亚胺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工艺条件的优化。首先,通过对可溶性聚酰亚胺的合成研究,最终确定了合成可溶性聚酰亚胺的较佳工艺条件,三种原料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3,3’,4,4’-二苯醚四羧酸二酐(ODPA)的摩尔比为1:0.505:0.505。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在0℃反应2h合成聚酰胺酸;以三乙胺(总反应物质量分数的1%)为催化剂、以乙酸酐(总反应物质量分数的1%)为脱水剂,在90℃下反应4-5h合成聚酰亚胺。最终合成的聚酰亚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浓硫酸及吡啶中可溶,在四氢呋喃、环己酮、二甲基亚砜中溶胀,而在其它一些溶剂中不溶。可溶性聚酰亚胺的的重均分子量为41064.2?,热分解温度为508℃,耐热性良好。实验确定了合成环氧丙烯酸树脂的较佳条件。丙烯酸与环氧树脂按物质的量比2:1反应;将环氧树脂(型号NPEL128E,环氧值187-190g/当量)与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反应物总质量分数的1%)混合溶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将混合好的丙烯酸、催化剂三乙胺(反应物总质量分数的5%)在1-2h内滴加到环氧树脂与阻聚剂的混合液中,在90℃下反应4h合成环氧丙烯酸树脂,当体系酸值达到5mg KOH/g以下时以丙烯酸计转化率达到97.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为C=C双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1725cm-1的出现及环氧基特征吸收峰913cm-1的消失,确定其已发生反应。最后进行了可溶性聚酰亚胺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条件优化。确定可溶性聚酰亚胺与环氧丙烯酸树脂反应的反应比例为1:3,以钛酸四丁酯(反应物质总量的1%)为反应的催化剂,在140℃下反应5-6h。产品重均分子量4.10225?。通过红外表征可看出,聚酰亚胺与环氧丙烯酸树脂已经反应;改性树脂分解温度为374℃,比环氧丙烯酸树脂的热性能有所提升;其柔韧性有所改善,能通过的最小直径为10mm;改性树脂与均苯四甲酸酐反应后其碱水可溶性较好,能溶于0.5mol/L的Na2CO3水溶液中。
其他文献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家庭寄养制度效果研究侧重于评估寄养儿童社会适应性和身心健康状况,而国外侧重于家庭寄养制度对寄养家庭的影响。研究内容的差别表明国
本文主要讨论了有机极性共聚材料对抑制交联聚乙烯空间电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有机共聚材料能够抑制复合材料的空间电荷;当有机共聚材料用量为12phr时其空间电荷下降到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家对尘肺病的防治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职业病防治法》颁布以来,国家开展了大量的尘肺病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尘肺病发病水平依然很高,据国家卫
目的了解狂犬疫苗2-1-1四针免疫程序的不良反应、血清抗体阳转率以及患者的依从性,为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将856名犬伤门诊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对
“英雄”一般是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做出巨大的对人们又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做出了重大的事情。而男性通常都被认为在生理、心理和能力
民间剪纸所具有的独特造型特点,朴实、富有生机和乡土气息的朴素审美观,以及它夸张变形、随心所欲、不合透视、不合逻辑的抽象造型方法,是富有现代魅力的。在设计中,围绕中国民间
<正>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卵巢内存留的可募集卵泡数量减少,卵巢产生卵子能力减弱,卵泡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的缺乏造成
<正>冬期混凝土施工与常温条件下的施工一样,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同样要进行标准强度和同条件养护的实体强度检验,以反映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和结构实体混凝土的强度,标
信息技术革命使得计算机在物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物联网技术为智能移动终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舞台。随着市场份额的变化,传统互联网技术逐渐被移动互联网所取代,将移
词类是汉语语法研究的老大难问题,而在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中,兼类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为一大难点,处理起来尤为棘手。兼类词的词类判断是否正确影响到其整个微观结构,可谓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