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剧《原野》中探索金湘的“歌剧思维”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剧《原野》创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经问世便得到广泛的好评,其原因就在于歌剧《原野》不同于中国歌剧有史以来的创作模式。在创作《原野》的过程中,作曲家金湘一直遵循了“歌剧思维”,才使《原野》获得极大的成功,被歌剧评论家居其宏认为是迄今为止中国严肃歌剧领域里最好的一部,也是将金湘的“歌剧思维”最完整的体现出来的一部歌剧,也就是说金湘的“歌剧思维”是伴随着歌剧《原野》的创作而产生的。“歌剧思维”是金湘在一生的歌剧艺术钻研中总结出来的一种创作思维,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就一直倡导这一歌剧观,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终于探索出一条较系统的,具有整体性的歌剧观念,希望能穷尽毕生的精力,力图为中国的歌剧事业更上一层楼而做出努力。“歌剧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歌剧创作时的一种形式思维,是创作者将自己对这部歌剧已有的意图,包括故事情节与情感思绪通过符合歌剧这一载体的艺术规律创作出来的过程。本文即是要研究金湘的“歌剧思维”,并通过对歌剧《原野》的分析,来探求金湘“歌剧思维”的实质与特点,从而使读者清晰的了解究竟什么是“歌剧思维”,并如何运用到歌剧中。最后力图通过“歌剧思维”这一歌剧观解决中国歌剧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及今后歌剧道路的一些启示。本文先是介绍《原野》的作曲者金湘,创作班底编剧万方、导演李稻川,创作背景以及故事的内容梗概,接下来解释金湘的“歌剧思维”,包括“歌剧思维”的定义,产生的背景(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历程具有深刻的认识、对长期以来中国文艺创作思维发展状况的总体体悟以及对中国歌剧的创作模式久已僵化的思考)、实质(“歌剧思维”本质上是一个实践命题、是一种辩证思维、尊重并探索歌剧自身的艺术规律)。随即通过对“歌剧思维”的诠释,结合《原野》引出“歌剧思维”的特点,包括歌剧创作的总体性意识,交响性意识,戏剧性意识。最后反映我国目前歌剧发展的一个现状,结合“歌剧思维”解决中国目前歌剧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中国歌剧的发展提出一些启示性的意见。
其他文献
与生产联系在一起的个人消费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的确证。随着需要的发展,精神消费将主导人的消费,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要实现消费的人本
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设计计算常采用拱圈截面线弹性计算的弯矩乘以弯矩增大系数来考虑几何、材料等非线性效应,弯矩增大系数的合理取值一直困扰着设计计算人员。本文研究钢筋混
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学者朱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国与朝鲜海域边界已经是一片灰色地带。”笔者解读为中朝海域没有边界,在这片海域管理上出现真空状态。其实中朝海域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应运而生,在语音、雷达、声纳、地震检测、图像处理、通信、遥感遥测、航空航天、电力系统和工业自动化控
多孔和周期的点阵结构具有轻质、隔声和减振的优越性能,在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汽车、船舶、潜艇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激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研究兴趣。目前有关点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当前网络热点事件亦是层出不穷,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网络舆情更是纷繁复杂,在影响和左右事件进展上频频发力,威力十足。同时国家仿佛也变成了危机四伏的
<正>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原产中南美洲,为苦苣苔科大岩桐属多年生草本。叶对生,块茎扁球形,地上茎极短,株高15cm-25cm,全株密被白色绒毛。大岩桐的植株小巧玲珑,每年
期刊
在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的频发中,国家政府、社会团体、各界人士纷纷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公益捐赠这个话题也一度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其中有关占捐赠数额比例较大的公司捐
作为我国独有的语言形式,歇后语长久以来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学者更多地着眼于歇后语的静态理解研究,忽视了歇后语的动态认知过程与意义构建机制。加之在英
GPS位移监测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中。三峡库区典型滑坡以GPS监测数据、野外踏勘和深部位移等资料为基础,对GPS监测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监测点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