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隧道式锚碇锚岩传力机制及抗拔稳定性研究

来源 :韩亚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r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隧道锚因体量小、承载力高以及对环境扰动小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悬索桥的建设当中。目前有关隧道锚的研究多侧重于其受荷后的岩体变形和破坏特征等方面,而对隧道锚承载全过程中的抗拔力学行为和荷载传递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对软岩隧道锚中锚塞体-锚岩接触面-岩体联合承载特性、接触面应力分布、演化和破坏特征、岩体内部裂纹萌生-演化过程、空间分布以及破坏形态等方面还未形成清晰认识。对影响隧道锚承载特性的因素也多局限于锚塞体设计参数或岩体性质等方面,较少关注接触面力学性质的影响。同时,面对隧道锚有向软岩地层中不断延伸的趋势,有关软岩隧道锚稳定性控制技术和控制机理的认识仍滞后于工程应用。因此,本文围绕软岩隧道锚荷载传递机制及抗拔稳定性这一主题,采用相似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软岩隧道锚的联合承载特性和渐进破坏演化特征、接触面粗糙度影响下软岩隧道锚荷载传递特征以及稳定性控制技术及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软岩隧道锚的荷载传递机制和抗拔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相似模型试验系统,借助该系统,研究了软岩隧道锚围岩位移场、主应变场以及锚岩接触面应力的分布与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地表竖向位移主要集中在锚体垂直投影上方的中前部,且分布和演变具有阶段性、地域性和滞后性。围岩水平位移场经历喇叭状向梭形演变过程,垂直位移场经历倾斜层状向锚体上部竖向条带状、下部近似弧形分布的演变过程。紧邻锚体后端的围岩首先出现应变集中现象且伴随有主应变轴旋转,处于集中带尖端的点产生顺时针旋转,带外主轴旋转特征与带两侧是否发育新的集中带有关。接触面应力依次经历两端大中间小的双峰状、后端峰值前移的双峰状和应力整体下降的类梯形分布演变过程。(2)基于相似模型试验,从表观裂纹、地表裂纹和岩体内部裂纹等方面研究了承载全过程中软岩隧道锚的渐进破坏规律。结果表明:隧道锚破坏后锚体上部围岩中裂纹呈多层喇叭状自锚体后端向前逐个分布,裂纹经历小角度剪切裂纹→拉-剪复合裂纹→大角度拉伸裂纹扩展演变过程;锚体下部围岩中以近似平行于锚体轴线的剪切裂纹为主,并最终形成一条薄层剪切带。地表裂纹沿近似垂直于锚体拱顶在地表垂直投影的方向传播。期间经历拉伸破坏→剪切或拉剪复合破坏→拉伸破坏→拉剪复合破坏演变过程;裂纹长度自锚体后端向前逐渐增大,且裂纹性质由拉伸破坏过渡为以拉剪(或压剪)为主的复合破坏。岩体内部被破裂面切割的块体形态自锚体后部起向前由条状逐渐过渡为块状,相邻块体间垂直位错值由后向前依次降低;岩体深处裂纹逐渐尖灭,破坏区域逐步向浅层地表和锚体前端收缩。(3)基于试验获得的破坏特征、接触面应力变化及锚体的荷载-位移响应等特征,研究了锚体-锚岩接触面-岩体间的荷载传递特征、联合承载特征及隧道锚的阶段破坏特征。结果表明:接触面较粗糙的软岩隧道锚依次经历近似线弹性变形、缓慢非线性变形、承载力加速丧失的塑性变形和完全破坏4种状态,其中近似线弹性变形和缓慢非线性变形状态中由接触面、锚体和岩体夹持效应组成的联合承载体形成,承载主体由初始锚体和岩体自重转变为接触面和围岩夹持效应;塑性变形状态中隧道锚先后经历锚体后端剪裂纹萌生的破坏阶段Ⅰ与岩体内部压剪(或拉剪)破坏以及接触面滑移破坏的双重破坏阶段Ⅱ,承载体中源自接触面和夹持效应的承载力占比渐低;破坏状态中承载体仅剩岩体和锚体自重及接触面上与自重有关的摩阻力,隧道锚进入上、下部剪(或拉剪)裂纹贯通和接触面脱粘的破坏阶段Ⅲ。(4)设计了3组不同粗糙度锚岩接触面的软岩隧道锚相似模型,研究了接触面粗糙度对隧道锚荷载传递特征和破坏演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隧道锚极限抗拔力随接触面粗糙度的降低而降低;低粗糙度接触面的隧道锚在经历近似线弹性变形状态后直接进入了硬化阶段,且进入硬化阶段时对应的荷载随接触面粗糙度的降低而降低。锚体上部围岩中的主裂纹随接触面粗糙度降低逐步向锚体前端移动,后锚面拱顶仅发育零星大角度短小裂纹;随接触面粗糙度的降低,锚体下部由薄层剪切带破坏模式转变为沿接触面的滑移破坏模式;地表破坏区近似为1/4椭圆,且范围随接触面粗糙度的降低而减小;低粗糙度接触面隧道锚的三维破坏体形态为三棱锥体,有别于高粗糙度接触面隧道锚的喇叭状破坏形态。(5)基于相似模型试验和有限差分法,研究了抗拔键提高软岩隧道锚稳定性的作用原理。结果表明:带抗拔键锚体提高隧道锚承载力主要源于围岩对抗拔键的法向挤压作用,进而增大抗拔键与围岩接触面的侧摩阻力,并扩大锚体拱底围岩参与承载的范围。隧道锚的屈服荷载和抗拔极限荷载随抗拔键高度、宽度、长度和数量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增大,随与后锚面间距离和键坡坡角的增大而近似线性减小;隧道锚的屈服荷载和抗拔极限荷载对抗拔键的宽度最为敏感,其次为抗拔键的高度、长度和坡角,对抗拔键的位置及其与后锚面间的距离最不敏感。
其他文献
本文以西北民族地区一所山区扶贫学校为研究对象,讨论重点帮扶山区高中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价值逻辑问题。后扶贫时代,让相对贫困学子“上好学”、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了新时期教育扶贫的深度价值追求。作为教育扶贫的有效载体,重点帮扶山区高中学校的课程建设理应从外延走向内涵,实现价值转向。但是由于对现实课程问题的厘定不准,宁夏山区高中学校的课程建设要么没有深入追问价值问题,只是局限于遵循形式逻辑开展建设,要
学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公共场所频繁发生人群聚集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人群聚集风险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合理的城市环境规划能够降低人群聚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实时监控人群动态,降低人群聚集风险,城市公共场所都已装备视频监控系统,但监控方式仍以人工为主,费时费力且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近年来,科技发展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政策加
学位
X射线医学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因其能够对患者体内组织或器官进行非侵入性的快速成像而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之中。然而,X射线CT扫描时的电离辐射会在患者体内产生累积而造成某种程度的辐射伤害。这就要求CT扫描的X射线是低剂量的。通过降低X射线管工作电压、电流,或者缩短曝光时间可实现低剂量,但将使X射线探测器接收到的X射线光子减少,引发泊松噪声。这必将导致
学位
以渠道工程为主体的国家水网建设是保障国家水安全、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根本措施。在高太阳辐射强度和低温耦合作用下,渠道冻胀破坏与渗漏恶性循环,已成为北方寒区水网建设与安全高效运行的一大顽疾。太阳辐射引起了寒区渠道在冬季经历昼夜冻融循环及冬季长时冻结过程,引发了阴、阳坡不对称、不同步的冻融发展过程,导致渠道阴、阳坡发生不稳定的差异性冻融破坏。然而,以往渠道的冻害预测与防治研究中很少考虑太阳辐射,这
学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暴露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是人类癌症发生发展的风险因素之一。其中,硫丹是一种有机氯农药,具有潜在的致癌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硫丹暴露与前列腺癌风险有显著相关性,但尚缺乏实验依据。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属于上皮性恶性肿瘤,肿瘤转移后生存时间短、死亡率高。蛋白酪氨酸磷酸酶4A3(PTP4A3)是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新诱导分子,通过多个信号通路介导EMT发生,影响细
学位
在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多形势下,我国实体经济“去杠杆”引发的风险和矛盾正在逐渐显现,如收紧的融资环境导致融资成本上升、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攀升、经济下滑加速等。因此,如何有效降低和去除企业不合理的负债,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实中,屡屡可见一些公司负债率虽然居高不下,但并未陷入财务困境,而一些公司负债率尽管很低,却仍然发生财务危机,这意味着仅依据杠杆的高低来判断
学位
随着能源需求量的提高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为了有效降低NOx的排放水平,具有高效、低污染的贫预混燃烧技术受到青睐,但在实现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即诱发燃烧自激振荡,其造成的直接危害是烟气中热力型NOx含量增加和引发设备结构振动,有时甚至可能导致毁灭性的后果,严重威胁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燃烧的自激振荡问题是贫预混燃烧技术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开放空间条件下的
学位
研究背景 既往研究表明,PD-L1阳性的转移性胃癌(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mGC)患者在初始或后线治疗中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临床可以获益。许多前瞻性临床研究表明,如Keynote-158研究,PD-L1阴性mGC患者伴有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学位
与传统的以导热油等为中间介质的光热发电集热系统相比,直接蒸汽产生(Direct Steam Generation,DSG)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和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类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太阳能集热技术。由于太阳辐射的间歇性和随机性,DSG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性地出现工况的大幅度变动,非线性特征十分显著,系统的控制问题十分复杂。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掌握集热器内液相流体预
学位
中国发展的经验表明“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我国的乡村人居建设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和社会活动,无法避免地受到改革的影响。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对中国的改革和实践具有非凡的解释力,经济学家张五常也认为中国的改革是符合新制度经济学规律的。因此,本文尝试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把握乡村人居建设现象背后的深刻规律、探寻乡村人居建设问题的本质原因、探索乡村人居建设问题的解决办法。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