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Caldie相变特性及热处理工艺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tz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强度钢板的发展和在汽车覆盖件中应用的普及,传统使用的冷作模具材料已不能满足汽车高强度钢板(800 MPa以上)冷冲压成形的需求。基于以上工程背景及国家“十三五”项目提出的冷作模具钢发展方向,研究和开发新型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具有重要意义。Caldie钢是一种国外新型高强韧性冷作模具钢,为了促进Caldie钢的“国产化”,对此材料的相变特性、热处理工艺和使用性能进行研究。本论文借助热膨胀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设备对Caldie钢的相变特性、固溶球化工艺、淬回火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其强韧性、耐磨性以及回火过程中碳化物的演变进行了实验测定和理论分析。主要的实验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Caldie钢连续冷却过程中,完全马氏体的临界冷速为0.60℃/s,表明Caldie钢具有极佳的淬透性。Caldie钢等温转变过程中,珠光体的鼻尖温度在700℃左右。根据碳化物球化程度,Caldie钢推荐的两段式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840℃×2 h+725℃×8 h,此时碳化物形状和分布更均匀,硬度为182 HBW。(2)4Cr5Mo2V、5Cr5Mo2V和Caldie是3种仅C含量不同(0.36C、0.46C和0.74C)的Cr-Mo-V系模具钢,随着C含量的增加,相变点(Accm、Ms)明显降低,0.46C和0.74C钢的Accm点分别比0.36C钢的降低了24℃和62℃,Ms点则分别降低了39℃和109℃。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随着C含量的增加,珠光体相区和贝氏体相区左移,0.36C钢完全马氏体的相变临界冷速为0.4℃/s,0.74C钢增大为0.6℃/s,且显微硬度也增大。(3)Caldie钢在10001030℃之间具有良好的淬硬性,硬度在65 HRC以上,并约在1020℃淬火具有最高硬度,为65.7 HRC,此时晶粒度为9.6级。Caldie钢淬火态碳化物为球状的富V的MC型碳化物,强度较高且细小碳化物可以起到一定的弥散强化的效果。随着回火温度升高,Caldie钢回火态硬度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二次硬化峰在500530℃。在不同淬火温度情况下,回火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并且二次硬化峰也没有明显的偏移。1020℃淬火试样在520℃回火后硬度为58.7 HRC。(4)Caldie钢在二次硬化峰温度回火时,碳化物为富Fe、Cr的M3C型碳化物和富Fe、Cr的M7C3型碳化物,此时M3C型碳化物呈棒状,相对于低温、中温回火时尺寸更加粗大,且分布密集。此状态下没有观察到Mo2C型碳化物,主要是由于回火时间较短,析出的Mo2C型碳化物非常细小,且弥散分布。
其他文献
宾语问题一贯是汉语语法界研究的重点,本体研究中,学者们在“双宾语结构”、“指向宾语”、“空宾语”、“动宾构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在以汉语为目的语的二语习得研究中,
内螺纹铝管胀管时凸筋受到损伤,直接影响内螺纹铝管的传热性能。为此,本文采用新的胀管方式对内螺纹铝管机械胀管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内螺纹铝管凸筋损伤程度的因素有
目的 研究无水乙醇和超液化碘油的最佳配比浓度及其经动脉节段性肝组织灭活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实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1.超液化碘油与无水乙醇3:1、2:1比例配制的组织
本论文以钒酸银(Ag3VO4)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手段来提升半导体光催化剂Ag3VO4的光催化性质及光催化反应能力,通过实验及理论计算的方式研究其可能的反应机理。我们的主要
采用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新宁野生藤本植物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宁共有野生藤本植物49科111属354种,分别占该区域植物科、属和种数的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电力配电网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社会各行各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使得电力硬件设施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
本文介绍一种能够对人的头部及全身穴位进行振动按摩和药磁理疗的梳子,分析了其功效与原理,并对产品的市场前景及成本进行了探讨。
现今,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众多变化与社会老龄化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老年人将不可避免的面临老龄化过程中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作为每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扮演着每个时期赋予我们不同的社会角色。退休是一个人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标志,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工作算是第一次生涯的开始,那么退休就意味着第一次生涯结束和第二次生涯的开始,也是他们必须适应职业转型的过程。退休被认为是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老年人退出
有机砜类化合物在化学研究、药物化学、材料科学及相关交叉领域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砜结构单元通常是天然产物、生理活性分子和药物分子的关键结构骨架之一,尤其是含有烯基砜、炔基砜和苯并呋喃有机砜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前人合成方法大都需要繁琐的操作步骤,相对苛刻的反应条件以及使用金属催化剂,大大限制了其在合成化学中的应用。因此开发简单、便利、有效的合成烯基砜、炔基砜和苯并呋喃有机砜方法具
目的 通过探讨肾细胞癌相关基因VEGF、PCNA的表达与CT征象的关系,从CT表现角度为术前判断肾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