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教学”模式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基于广西梧州市“双师教学”项目的调查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振兴民族的基石,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关键。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教师的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已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进入21世纪,我国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旨在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城乡教师共同发展。特别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提出,为解决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这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各地政府也相应出台了落实农村教师支持计划的政策及行动。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0-2020年)》,力图通过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城乡教育互动联结、相互帮扶、消解差距,促进广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双师教学”试点项目即是为缩短城乡教师差距而试行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目前,广西农村骨干教师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国培、区培计划到高校进行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但由于理论学习脱离课堂实践,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作用并不大。而一线农村的普通教师,他们主要是去县市学校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因为缺乏教学理论的积累和高水平的引领,这样的观课活动也仅仅停留在“见世面”的层面而已,难以有效迁移。由广西师范大学做技术支撑的“双师教学”试点项目,试图通过“基层学校+县教育局+市教育局+高校专家”四级联动,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化解传统农村教师培训的困境。该项目运行3年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认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其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如何上好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上好课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尝试从农村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这一主题出发,选取个案,围绕“双师教学”模式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问题开展研究,以期为农村教师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样例。本文总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论述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双师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双师教学”模式对传统培训模式的突破。“双师教学”模式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培训模式,更从观念、内容、过程等层面赋予教师教学设计新的含义。第三部分为广西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调查。从分析教学对象的能力、教学目标的能力、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的能力、课堂教学设计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选择与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这五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 20.0和Excel来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梧州市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情况。第四部分剖析广西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从调查中发现,梧州市农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不重视学情分析、对教学目标的表述抽象空洞、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不强、缺乏教学设计反思能力以及不能有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这五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以教为本”的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缺少正确编写教学目标的相关知识、欠缺深度解读教材的能力、缺乏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自我反思意识不强、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造成的。第五部分针对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问题,提出“双师教学”模式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策略:依托“双师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活动,多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集中培训,能够夯实教师教学设计理论基础;通过双师网络平台和工作坊网络研修,提供教师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通过“基层学校+县教育局+市教育局+高校专家”四级联动,加强教师教学设计实践培养。第六部分是对“双师教学”模式下农村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的效果及反思。通过对参与“双师教学”试点项目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前后变化情况对比,进一步分析项目实施的效果。笔者发现,实验教师逐渐重视学情分析、教师的教学目标编写能力提高较快、教师合理开发和运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增强、教师自我反思能力提升以及教师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的效果喜人。由于“双师教学”项目实施时间不长,在网络建设方面、双师工作坊指导方面以及项目组督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后续解决。第七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所做的工作和获得的研究成果,也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期望后期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贫富差距现象依然受到诸多关注。在法国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小说《刺猬的优雅》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明显差异便体现了这一社会问题。女主人公勒妮是一位年老又贫穷的门房,她每天装出一副无知又邋遢的样子以迎合人们对门房的固有印象。而她所工作的住宅楼里则住满了与她的社会阶层形成鲜明对比的富裕的资产阶级。小说就通过发生在巴黎这样一幢高档公寓楼里的故事展开,作者在其中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和人类生
学位
少数民族个体从初生的婴儿成长为具备本民族特征的人,这一过程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样的变化?30多年前,有学者用“民族社会化”(Ethnic socialization)来解释这一变化。民族社会化是指父母或养育者向孩子传递民族特征信息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而民族社会化觉察(Perceived ethnic socialization)是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
学位
21世纪最为珍贵的资源就是人才资源,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人才的低留任率一直是困扰我国众多企业的顽疾。研究表明管理者对员工的离职意愿具备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基于东方特定的文化背景形成的家长式领导方式。但国内有关家长式领导与员工离职意愿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覆盖多地区、多行业的500位员工发放问卷,运用SPSS21
学位
当前,我国创客教育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发展。创客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创客教育课程这一重要载体。而我国的创客教育课程正面临着课程结构单一、学生模仿操作、没能与其他学科知识很好融合,课程内容随意、课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目前现状,本研究以小学为例,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小学创客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梳清小学创客课程体系的现状,根据创客课程内容体系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为日后中小学创客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借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能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我国不仅是一个工业强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十分庞大,农村人口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体的发展,因此农村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城市地区的初中生更应得到国家政策上的重视。本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农村地区初中生反刍思维、宽恕以及心理健康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出在反刍思维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过程
学位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以华夏的礼仪文化为核心,根据汉民族的体貌特征和行为特点,经历朝历代的人文历史而形成的传统礼仪衣冠体系。自汉服复兴运动开展,汉服越来越多的收到人们的关注,西塘汉服文化节、中华礼乐大会、中国华服日及中国华服文化研讨会等的开展,汉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界的专家学者们对汉服也随之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他们关注汉服的审美,关注汉服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关注汉服复兴的意义等等。
学位
随着教师实践改革观念的不断更新和高校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需要,高校教育实践课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通过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多种形式,帮助学前教育本科生加深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加强其教学实践的能力,成为当前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教育实践课程中的教育见习为切入点,选取广西区地方院校M学院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M学院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其相关原因
学位
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是现代社会科技进步的象征,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一直是国内外宽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得出的较为一致的结论就是宽恕有益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人际容纳对个体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建立产生潜在性作用。宽恕与人际容纳的得分高低也与心理健康水平息息相关,敞开心扉宽恕、容纳他人,能构建积极的认知方式,培养融洽和睦的关系,提高亲和力、接纳度与包容度,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学位
随着教师专业化呼声在世界范围内的高涨,人们逐渐聚焦于教师日常工作中所蕴涵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实践性知识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指向,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就没有教师专业的成长。本研究采取质的研究方法。首先,使用文献法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构成、特征进行研究,界定教师实践性知识以及初中历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与构成。然后,深入初中历史教师的实践现场,以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的方式获
学位
农村初中生是一个在青春期发展阶段的特殊群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需要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农村的初中生更需要关心。本次研究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广西河池市罗城县、柳州市三江县及融水县抽取923名农村初中生,采用杨世昌、杜爱玲等(2007)编制的儿童被忽视量表(CNS),胡月琴、甘群怡(2008)针对中国青少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AC),王极盛教授(1997)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