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管理等多种职能的综合体,为人们提供居所,为人类构筑聚落是城市最基本的职能。而城市居住区是这一职能的主要载体,是城市构成最主要的物质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人居环境正成为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城市居住区人居环境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城市的人文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决定着城市总体布局形态和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居住区建设最主要的发展目标。进行居住区人居环境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影响下,在价值观念、理论基础、方法原理、技术手段等各个方面,从思想观念到实际操作都需要一系列的变革,使之推动建筑与城市划的实践,丰富建筑领域的内涵。在人居环境设计中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和归宿,努力创造出良好、舒适并具有安全感、归属感、人情味以及有较高生存情趣层次的居住环境。居住小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单元,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居住小区的发展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小区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质居住环境的同时,渴望所居住的小区能给自己带来归属感。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研究,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快速城市化下,如何建设适合人居的、符合人们心理的人居环境亦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进行居住小区归属感研究。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研究,是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全新课题。居住小区归属感,指居民对本居住小区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良好的居住小区环境是居民产生归属感的标志。研究影响居住小区环境归属感的主要因子,并进行定量评价,试图揭示规律,为指导项目策划和小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连市的居住小区进行调查,充分考虑评价因子的代表性和多层次性的特点,选取5项一级指标和25个单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Surfer8.0相结合的方法,对大连市居住小区归属感进行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居住小区归属感的主要因子有舒适感、识别感、安全感、交流感、成就感;大连市居住小区归属感的整体评价较好,市内四区存在差异;归属感的高值区域分布在生态环境风景区、商务活动中心、靠近海岸线的地方及交通便利的地方。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的核心就是体现现代人的关怀和尊重,在当今时期可持续发展、尊重地域文化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住区环境提出了领域要求、交往与休闲要求、自然要求、参与要求、自我实现需求,具有归属感的住区环境就是要满足人对自身的需求出发,创造出关爱人们自身的室外生活的物质与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近年来,移动短视频发展方兴未艾。随着我国进入5G时代,它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文章以技术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为线索,分析了移动短视频诞生和兴起的原因,并延伸分
缠足在现今的中国已经消亡了,这是只存在于中国历史中的一种习俗。缠足是在女童发育的早期,也就是她们三四岁,最多六七岁的时候,将其耻骨和中足骨用外力强行弯曲进脚掌的一种
外观主义起源于日耳曼法,最初作为民法的例外规则存在,后来广泛适用于商法理论与商事实务。我国法学界对其研究起步较晚,体系建设尚不完备。通过文献、实证、比较的分析方法,从内涵及类型、必要性、适用要件、法律效果几个维度研究外观主义的理论内核以及在商法中的特殊性,为外观主义在商法中的准确适用与体系建设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外观主义在商法中的法律关系类型不同于传统民法,应划分为双方法律关系与三方法律关系。其具有
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和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试点省份,以武汉市为中心的'8+1'城市圈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2 h内城市交通圈,物流服务圈和经济圈,基础设
为开发和推广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了效果较好的菌剂发酵而成的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在莴笋和豇豆上的作用效果与机理。结果
大众传播研究分为传者、内容、方式、受众和效果五个部分。其中,研究历史最长、争议最大、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传播效果的研究。在各种媒体之间“眼球争夺”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媒体
心理学是教育学科的基础学科,也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工作的理论依据。钢琴教学是一门高度性、技术性、科学性的学科,必须遵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这对于从事钢琴教学的教师来
膨胀土是一种具有胀缩性、裂隙性和超固结性的特殊粘土,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修建,膨胀土对公路的危害和破坏日渐增多。在公路工程中,降雨引起的膨胀土边坡滑坡是最常见和破
近年来,大熊猫的保护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就总体而言,我国大熊猫迁地保护目前主要停留在迁地饲养和人工繁育这一阶段,对于圈养大熊猫的适宜温热环境还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以
目的:随着我国对艾滋病综合防治投入的逐渐增大,如何全面准确地评价我国艾滋病防治投入的现况及其效果、艾滋病防治实施的效果与可行性、资源配置的适宜性和利用的有效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