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途径和时段输注BMMSC对脐血CIK/NK细胞在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效应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_c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目前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段,但微小残留病(MRD)成为HSCT后肿瘤复发的根源。研究表明,CIK/N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对于消除残留的肿瘤病灶、促进患者免疫系统的重建具有良好的效果,并逐步成为化学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清除残留肿瘤细胞的重要治疗手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是一类具有低免疫原性、体内外高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可用于促进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及组织修复等;其还具有独特的免疫学特性和免疫调节特性。BMMSC不表达或低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和共刺激分子,因此很难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这使它们在输注到异基因宿主体内后,可能能够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系统,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甚至在异种体内长期存活。 BMMSC联合HSCT可明显加速HSC植入,但近年发现BMMSC除了促进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组织修复还具有独特的免疫学调节特性,在体外BMMSC可对淋巴细胞及NK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目前我们课题组已有的研究显示BMMSC可造成异基因脐血来源CIK/NK细胞中CD69表达的下降,并增加CIK/NK细胞的凋亡率及其培养体系中CD4+CD25+调节T细胞的比例,但BMMSC对CIK/NK细胞体内的杀瘤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目前临床上BMMSC的应用是和HSCT几乎同步进行的,而CIK/NK细胞的输注一般是在放疗、化疗或HSCT后间隔2~4周。虽然BMMSC和CIK/NK等免疫效应细胞使用时间并不重叠,但是如果体内长期存活的BMMSC可以抑制后期输入的CIK/NK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削弱其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将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预后十分不利。如何制定达到最佳促进植入及GVL效应的B删SC及CIK/NK细胞共同移植策略仍需深入探讨。 本实验旨在利用NOD/SCID小鼠荷瘤模型证实分别使用不同的输注途径(如将BMMSC骨髓腔注射,CIK/NK细胞静脉输注)以及临床上目前已经开始应用的非同步输注(BMMSC和CIK/NK细胞的输注时间一前一后各自错开)能避免BMMSC对CIK/NK细胞的负性影响,达到既保留BMMSC对HSCT后的造血恢复促进作用和CIK/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又不至于增加GVHD、造血延迟发病率以及移植后恶性血液病复发率的双重目的,这对BMMSC和CIK/NK细胞将来在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合理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对象 5~6周龄,体重20~25g的NOD/SCID小鼠,雌雄不限:来自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符合SPF标准)。 2.标本来源 骨髓(BM):取自20~30岁健康志愿者。 脐血(CB):来自本院健康足月妊娠产妇经产道分娩之胎儿脐静脉血。 K562细胞株:来自本实验室(脐血库)冻存的K562细胞株。 3.实验方法 3.1单个核细胞分离 采用Ficoll—Hapaque分离法。 3.2诱导扩增CIK/NK细胞 将收集到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置于含有FLT—3、SCF、IL—2、IL—7、IL-15五种细胞因子的培养体系中诱导21d。其中: 1)细胞因子的终浓度:FLT—3、SCF、IL—7、IL-15为40ng/ml,IL—2为80ng/ml。 2)培养体系:采用含10%FBS的IMDM。 3.3实验分组 3.3.1不同途径和时段输入BMMSC对CIK/NK细胞在荷瘤小鼠体内抗瘤作用的影响 NOD/SCID小鼠共56只,分为A、B、C、D、E、F、G共7组(以下细胞数为每只鼠注射的数量),每组8只,每只鼠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0.1ml),接种K562细胞后12小时进行下列实验: A组:同时尾静脉输注人BMMSC(1×106/0.1ml)+CIK/NK细胞(1×107/0.1ml)。 B组:尾静脉输注人BMMSC(1×106/0.1ml),48小时后CIK/NK细胞(1×107/0.1ml)尾静脉输注。 C组:同时小鼠胫骨骨髓腔输注入BMMSC(1×106/0.1ml)+CIK/NK细胞(1×107/0.1ml)尾静脉输注。 D组:小鼠胫骨骨髓腔输注人BMMSC(1×106/0.1ml),48小时后CIK/NK细胞(1×107/0.1ml)尾静脉输注。 E组:CIK/NK细胞(1×107/0.1ml)尾静脉输注。 F组:48小时后CIK/NK细胞(1×107/0.1ml)尾静脉输注。 G组(单纯K562接种对照组):除K562细胞外,不输注其它细胞。 计算各组NOD/SCID荷瘤小鼠的生存曲线;通过形态学、流式细胞术以及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测其外周血、骨髓、肝、脾和肺等脏器的肿瘤细胞负荷情况。 3.3.2不同途径和时段输入两种细胞在体内的分布规律及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按操作手册输注前每mlBMMSC悬液中加入5μ1 DiI染液(红色),每mlCIK/NK细胞悬液中加入1μ1 CFSE染液(绿色)分别进行荧光标记。 每只NOD/SCID小鼠的BMMSC的输注量为1×106/只(0.1ml),CIK/NK细胞为1×107/只(0.1ml),共分4组,每组6只: A组:人BMMSC+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同时尾静脉输注。 B组:人BMMSC+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尾静脉输注,CIK/NK细胞输注在人BMMSC之后的48h。 C组:人BMMSC骨髓腔输注+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同时尾静脉输注。 D组:人BMMSC骨髓腔输注+人脐血来源CIK/NK细胞尾静脉输注,CIK/NK细胞输注在BMMSC之后48h。 CIK/NK细胞输注后24h、48h解剖NOD/SCID小鼠(每批次3只),分别取小鼠肝、脾、肺、肾脏进行冰冻切片各3张,片厚约30μm,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高倍镜视野红色和绿色荧光细胞的数量及其比例关系。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行正态检验后,多组间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Test)。显著性差异为P<0.05。 结论: 1.同部位(尾静脉)注射时BMMSC可明显抑制CIK/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分开不同部位(骨髓腔和尾静脉)注射时BMMSC对CIK/NK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而BMMSC与CIK/NK细胞的输注时间是否间隔48h,BMMSC对CIK/NK细胞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 2.BMMSC在体内可能会显著抑制与其相同路径输注的抗肿瘤杀伤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而且就算BMMSC较CIK/NK细胞提前2天输注,这种抑制作用也还是存在。 3.相同部位、相同时段输注BMMSC与CIK/NK细胞时,两种细胞在体内有较大机会相遇且发生相互作用。 4.BMMSC在体内对CIK/NK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位于肺部和肝脏等内皮网状系统。 5.通过荷瘤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前期输入的BMMSC在体内会削弱CIK/NK细胞的GVL作用,提示在临床恶性血液病患者HSCT的同时或之后应用BMMSC,可能对MRD的清除不利,并可能会影响后继输入的CIK细胞、NK细胞或CTL等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加肿瘤复发的风险。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化疗耐药是晚期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还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化疗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其中肿瘤干
从一九八七年以来,党和国家相继公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家机关公文
湘潭锰矿井巷工程大部分开挖在中硬(f=6~8)的灰绿色板岩和砂岩中。近几年来已广泛应用喷锚支护,而光面爆破是喷锚的基础,进行光面爆破势在必行。1980年我矿采用了导爆管非电
1980年,瑞典布利登(Boliden)财团的生产收入估计为50亿瑞典克朗(约合12亿美元),该财团所经营的主要范围为采矿、冶炼、无机化学剂的生产、肥料、国际贸易及出售专门技术等。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在21世纪开始举办的规模空前的电视活动中,《极地跨越》摄制组由国内电视界20余名精英组成的队伍自北京出发,整装奔赴南极。这支浩浩荡荡的远征军自驾6辆
天台,是浙江东部的一座古城,中国的文化名城.它于三国时立县,在1800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天台人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山水风光,吸摄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周边地区的文
据新疆科技报报道,美国科学家最近正在培育一种可生产人体蛋白酶的水稻,第一批4200株。这种水稻已于今年3月播种,9月收割,这是美国科学家第一次利用谷物生产人体蛋白酶。这种方法
近10年来,不少美国公民陆续来到我国领养了一批中国儿童,这些远渡重洋的中国孩子在美国生活得怎样?收养他们的家庭情况如何?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于去年应邀到美国考察访问.
广东省自动化学会第一届年会于7月13日至17日在广州番禺宾馆召开。参加会议的理事、论文作者及特邀代表共75人。这次会议共征集论文73篇,分为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传动系
丁丽的存在,对于我们新三村三巷8号的住户来说,是一个又疼又痒的尴尬.就像私处长的癣,不抓吧,痒,抓吧,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