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OST基因和DKK1基因多态性与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的关联研究 2、Bruck综合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成骨细胞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引起骨量净增加中发挥重要作用,而WNT通路是调节成骨细胞活性的关键通路。骨硬化素(sclerostin, SOST)和Dickkopf1(DKK1)是WNT通路的抑制剂。本研究探讨SOST和DKKl基因多态性与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 ALN)治疗中国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疗效的关系,并观察不同剂量ALN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短期影响。方法:从北京、上海、长沙、成都、西安、广州、哈尔滨七个中心,纳入632例(平均年龄62.40±6.83岁)汉族绝经后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症妇女,随机分为ALN低剂量组(70mg/2周)和标准剂量组(70mg/周),随访1年。分别用自动分析仪和化学发光法检测治疗前、治疗3月及12月血清骨转换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p-isomerized carboxy-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月及12月腰椎2-4(lumbar spine2-4, L2-4)、股骨颈(femoral neck, FN)及全髋(total hip, TH)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采用TaqMan荧光探针基因分型技术对SOST基因6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tag SNP)位点和1个文献报道与BMD相关的SNP位点,及DKKl基因5个tag SNP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协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偏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SNP与基线BMD、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及ALN治疗后其变化率的关系。对纳入协和研究中心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采用SF-36量表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包括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 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 RP)、身体疼痛(bodily pain, 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 GH)、活力(vitality, 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 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 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 MH)8个维度及1项健康变化(reported health transition, HT)指标。结果:ALN治疗12月,患者血清ALP和β-CTX均显著降低(P<0.01)、腰椎和股骨近端BMD显著提高(P<0.05)。545例患者被纳入SNP基因型分析,SOST基因rs1234612多态性与基线L2-4BMD及治疗12月后L2-4BMD变化率相关(P=0.044和0.015),rs851054多态性与基线血清ALP及基线L2-4BMD相关(P=0.003和0.020),rs865429与治疗12月后FN BMD变化率相关(P=0.030),rs1513670与治疗3月后ALP变化率相关(P=0.005);DKK1基因rs1896367多态性与基线L2-4、FN及TH BMD均相关(P=0.029,0.017和0.002),rs1528877多态性与基线β-CTX水平及基线TH BMD相关(P=0.046和0.006),rs2241529多态性与基线β-CTX水平、基线L2-4BMD及治疗12月后TH BMD变化率相关(P=0.032,0.025和0.040)。协和中心共92例患者完成治疗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治疗1年,标准剂量组PF(P=0.006)、RP(P=0.002)、BP(P=0.049)、VT(P=0.006)、RE(P=0.012)5个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低剂量组PF(P=0.015)、GH(P=0.000)、SF(P=0.041)3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结论:ALN70mg/周标准剂量或70mg/2周低剂量均能够有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其不仅显著降低血清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增加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而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SOST和DKK1基因遗传学变异与ALN疗效相关,其可能是预测ALN对中国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患者疗效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未来根据患者基因型指导骨质疏松症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初步的实验研究基础。然而,SOST和DKK1基因多态性影响ALN疗效的具体分子机制有待于在更大样本人群中进行深入探讨。目的:Bruck综合征是以多发骨折、先天性关节挛缩及身材矮小为临床特点的极其罕见的疾病。本研究分析两例Bruck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致病基因FKBP10及PLOD2的突变类型。方法:纳入两例分别来自不同家庭的患者,其父母均为正常人,非近亲婚配。根据患者独特的多发骨折、先天性关节挛缩及身材矮小等临床表现、骨密度、头颅及长骨X线表现,明确Bruck综合征诊断。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患者及其父母的FKBP10及PLOD2基因。两例患者均接受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并前瞻性观察药物对患者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一例患者FKBP10基因第5和第9外显子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764772dup(p.257258insHVL)和c.1405G>T(p.G469X),另一例患者PLOD2基因第14和17外显子存在复合杂合突变,分别为c.1624delT(p.Y542Tfs*18)和c.1880T>C(p.V627A),其父母分别为突变基因携带者,上述基因突变均为首次报道的新突变。两例患者经双膦酸盐治疗后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增加、骨转换生化指标下降、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这是Bruck综合征在亚洲的首次报道。FKBP10及PLOD2基因的新发突变不仅扩展了Bruck综合征的致病基因谱,还提示FKBP10及PLOD2基因产物可能影响Ⅰ型胶原转录后修饰及分子稳定性,在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 ALD)是罕见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单基因遗传病,本研究分析两个ALD家系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致病基因ABCD1的突变类型。方法:纳入1个4代受累、4例发病的汉族ALD家系及1个2代受累、1例发病的汉族ALD家系。根据临床表现、头颅核磁共振显像及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浓度检测,明确ALD诊断。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ABCD1突变。结果:患者均为男性,表现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大脑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血清极长链脂肪酸浓度明显升高。第1个家系患者ABCD1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c.1850G>T半合子突变,第2个家系患者ABCD1基因第8外显子相邻位置存在C.1849C>G半合子突变,而女性携带者基因型均为杂合子。结论: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是ALD的典型临床表现,ABCD1的c.1850G>T错义突变是我国该疾病致病基因新的突变类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氢化可的松和强的松两种口服激素在皮质醇增多症患者术后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评价氢化可的松口服激素在激素替代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2010年10月~201
菊花傲霜挺立,气韵高洁,菊由自然物象上升为文学意象,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文化和心理积淀过程,成为了文人寄托理想、表达情感的有效载体。载着唐人心绪、情感和审美趣味的菊意象
本文选取笔者在泰国担任汉语志愿者期间使用的两套汉语教材《体验汉语》和《快乐汉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理论及笔者的使用经验,采用统计法、描写法和分析法,对两套教材
意象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的重要审美范畴,而鱼自原始先民渔猎生产的重要对象过渡到精神生产的意象,折射出人类智慧的光芒。鱼意象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成为有深厚民族情感和历史底蕴
法国年鉴学派是当今西方史坛上的主流学派之一。自本世纪初叶产生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育成长,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颖独到的史学理论,不断变革的研究方法,确立了它在西方史学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胃肠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右美托咪定组),每组60例
国内电视娱乐节目市场真人秀节目大行其道,青少年电视节目也热衷起这一表现形式,出现了青少年真人秀节目。这类节目强化了"真实性",深刻地反映了当代未成年人的普遍心态。既
核岛主要设备安装是核电站建设工程的关键项目.本文概要介绍安装技术准备,描述环行吊车、反应堆压力壳、堆内构件、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冷却泵、稳压器、反应堆冷却管道的安装
<正>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东北大地曾扶摇而起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民族——契丹。这个民族统治中国北方近200年。在宋代杨家将镇边抗辽的民间传说中,契丹将士剽悍凶猛,
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了全球各大城市解决城市客运交通问题的首选。但由于其特殊的建筑结构,发生事故后往往救援困难,尤其是地铁车站人员密集结构复杂,发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