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是一个常论常需、常论常新的课题,本文旨在以交往作为贯穿全文的主线与理论支点,探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与新方法。面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交往缺失、实效性不高的困境,本文将交往理念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以马克思交往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为指导和借鉴,尝试提出了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摒弃主客二分的传统观念,以两极主体理念构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层面来看,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进程有所帮助;从实践层面来看,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与时俱进有重要作用。本文遵循由历史到现实、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共分为六个部分,涉及以下内容:第一部分引言,简要介绍本文的理论意义、相关领域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三种主流交往理论的概述。简要介绍马克思交往理论的范畴、主要内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内涵、合理性,雅斯贝尔斯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形式,并将上述交往理论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概念分别进行简要阐述。第三部分系统地提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并着重对其含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本源关系、其区别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为思想政治教育所拓展的生命教育、交往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生态教育的新视阈展开论述。第四部分较为深入地探讨交往视阈下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缺憾及原因,如在交往形式上的被动单向、交往内容上的抽象疏离、交往理念上的重理轻情等现象。从交往的视角看,造成其缺憾的成因主要是主体间性的异化、生活世界的脱离及精神交往的缺失。第五部分提出了交往理论视阈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可行性构想。观念上,本着以人为本、相互理解、生活世界、理性交往的指导原则;实践上,构建具有主体间性的主体关系,并通过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营造适于交往的现实、语言、网络环体。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重申了交往理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并坦陈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