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眼圈(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为位于双侧眶下区的、环形、均匀色素沉着区域。其形成可能有多种因素参与,包括真皮黑色素沉积、过敏继发的炎症性色素沉着、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眼周浮肿、浅表毛细血管位置和松弛皮肤的阴影等。根据颜色不同,黑眼圈分为棕黑色黑眼圈和青紫色黑眼圈两种。棕黑色黑眼圈是由先天真皮黑色素沉积、炎症后色素沉着过度(主要是异位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等)等引起的;青紫色眼圈是微血管静脉血液滞留、血液流速缓慢、血液量增多、耗氧量增加,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结果。一方面,由于眼周围皮下组织薄弱,上、下眼睑部位皮肤易发生色素沉着。另一方面,下眼睑的皮肤微血管数量较面颊部多,血流速度较面颊部快,当皮肤温度下降时,皮肤血管收缩使皮肤血流停滞和血液淤积,下眼睑皮肤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从而使黑眼圈出现。Masuda等应用手提式反射光分光光度仪测量,发现有黑眼圈者的下眼睑皮肤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无黑眼圈者,而皮肤黑色素含量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后者,所以黑色素增多和血液淤积都可能造成黑眼圈,因而研究黑眼圈与黑色素沉积程度和微血管数量的相互关系是研究黑眼圈发病机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目前以黑色素为靶色基激光,包括Q-开关红宝石(694nm)激光和Q-开关翠绿宝石(755nm)激光,开始尝试治疗棕黑色黑眼圈。治疗除了出现红斑和炎症后色素沉着外,结果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因为治疗的样本均较少,没有大样本的研究,需要进一步观察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关系。而低能量低频率Q开关Nd:YAG激光可安全而有效地治疗炎症后色素沉着、咖啡斑和黄褐斑,其治疗过程无组织飞溅、出血和结痂形成等副作用。
本研究通过采用在体共聚焦检测、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特殊染色等方法,初步探讨黑眼圈可能的病因,并观察低频低能量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棕黑色黑眼圈的临床疗效。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60例黑眼圈病史一年以上且面部皮肤健康的女性受试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女性受试者入选本研究。根据年龄,分为A(21~30岁)和B(31~40岁)两组;每组又根据颜色分为青紫色组和棕黑色组两亚组,每亚组含四小组—正常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每小组5名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均行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查。
2、女性受试者下眼睑提升术切除标本,共100例。根据年龄,分为A(<30岁)、B(31~40岁)和C(>40岁)三组;每组又根据颜色分为青紫色组和棕黑色组两亚组,具体分组同上。所有组织标本均制成电镜标本及石蜡切片。
3、30例棕黑色黑眼圈病史一年以上且面部皮肤健康的女性受试志愿者,年龄35.5±11.08岁(20~42岁),行低频低能量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
二、方法
(一)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活体检测下眼睑黑眼圈颜色最深处的真皮内微血管数量和黑色素小体数量。
(二)切除标本检测1、石蜡切片CD34免疫组化染色,计算真皮浅层微血管数量。
2、电镜下观察表皮黑素细胞及真皮嗜黑素细胞中黑色素小体结构。
3、石蜡切片S100免疫组化染色,计算阳性染色细胞线性密度。V4、石蜡切片Fontana Manna法染色,计算含黑素颗粒细胞密度及黑素含量指数(melanin conten tindex,MCI)。
(三)低频低能量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
1、治疗参数:能量4.2 J/cm2,频率5Hz光斑3.5mm。每次治疗上下眼睑区域三遍,治疗时间约5-10分钟,每周2次,共治疗8次。治疗前需向眼内放入无菌眼罩以保护眼球。治疗结束后冷敷5-10分钟。
2、疗效评价
(1)医生主观评价于T1、T2、T3、T4、M3(T0表示治疗前,Tx表示第x次治疗后3天,M3表示3个月随防时),由医生给予0-3分的整体评分-0分:无改善(清除率<25%);1分:轻度改善(清除率25-49%);2分:中度改善(清除率50~74%);3分:明显改善(清除率>75%)。
(2)受试者满意度评价于上述各时间点,由受试者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为(0分:不满意;1分:一般;2分:满意;3分:非常满意)四个等级。将非常满意及满意计入满意率。
(3)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和红斑指数(erytheraa index,EI)测定于治疗前和上述各时间点,对受试者下眼睑黑眼圈颜色最深处和颧骨最高部位简称颧部(阴性对照部位)进行黑素指数(melanin index,MI)和红斑指数(erythema index,EI)测定,每个部位测五次,取平均值。
(4)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测于治疗前和8次治疗后对下眼睑黑眼圈颜色最深处检测真皮内黑色素含量变化。随机留取5个视野,由医生根据所检测图片进行整体评分。
(5)副作用评估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记录水肿、红斑、色素沉着和疼痛度等,疼痛度分为1(微痛)~10级(剧痛)。
(四)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包和SAS6.12版,进行ANOVA方差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黑眼圈皮损处血管的变化棕黑色黑眼圈受试者在体共聚焦检测及切除标本CD34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轻度组的微血管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中度组和重度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青紫色黑眼圈受试者在体共聚焦检测及活检标本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轻、中和重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黑眼圈皮损处黑色素的变化
(一)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测受试者下眼睑真皮内黑色素。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黑眼圈受试者青紫色和棕黑色组下眼睑真皮内均可见到黑色素沉积。
(二)电镜观察结果表皮黑素细胞及真皮嗜黑素细胞内黑色素小体均增多、变大。
(三)基底层S100染色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黑眼圈受试者基底层S100阳性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
(四)MCI变化Fontana Manna染色结果显示,无论棕黑色组还是青紫色组的轻、中和重度受试者的MCI-1和MCI-2目标面积/场面积比值(%)及黑色素含量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棕黑色黑眼圈治疗评价
(一)医生主观评分8次治疗后,30名受试者(86.67%)治疗结果为中度改善和明显改善,评分为2.47,治疗三个月后随访(M3)为2.03。
(二)受试者满意度自评8次治疗后,93.33%受试者表示治疗结果为满意和非常满意,评分为2.33,治疗三个月后随访(M3)为2.07。
(三)MI/EI值MI值治疗前225.84(T0),第二次治疗后211.66(T2,P<0.05),第四次治疗后203.45(T4,p<0.05),第六次治疗后193.56(T6,P<0.05),第八次治疗后182.65(T8,P<0.05)和3个月随防时178.28(M3,P<0.05),随着治疗次数逐渐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EI值治疗前406.89(T0)、第二次治疗后378.41(T2,P>0.05),第四次治疗后386.12(T4,P>0.05),第六次治疗后369.56(T6,P>0.05),第八次治疗后373.01(T8,P>0.05)和3个月随防时361.08(M3,P<0.05),治疗EI值有所下降,但除了3个月随防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颧部治疗前后各自MI和EI均值均无明显变化。
四、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测真皮内黑色素变化。
治疗前,黑眼圈部位可见真皮内黑色素沉积,颧部未见真皮内黑色素沉积。八次治疗后4名受试者(13.3%)真皮内黑色素清除率达75%,16名(53.3%)受试者达到50~74%清除率,8名(26.7%)受试者达到25~49%清除率,只有2名的清除率小于25%。
五、副作用评估治疗过程中未使用表面麻醉剂,受试者疼痛度评分为2.43;治疗可引起轻度水肿和红斑,于治疗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消失。无瘢痕、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等其它副作用发生。
结论:
1、下眼睑微血管数量增加,与黑眼圈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青紫色和棕黑色黑眼圈无差异;提示新生血管数量增加可能是黑眼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下眼睑黑色素含量增多,与黑眼圈严重程度成正相关;青紫色和棕黑色黑眼圈无差异;提示黑色素沉积可能是黑眼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3、经低频低能量Q开关Nd:YAG(1064nm)激光治疗,棕黑色黑眼圈受试者的医生主观评分升高,患者满意率增高,皮损局部MI/EI值及真皮内黑色素数量均显著下降,治疗引起的副作用短暂而轻微,提示低频低能量Q开关Nd:YAG(1064nm)激光可安全而有效地改善棕黑色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