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西山煤田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流体分布和演化特征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b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原西山石炭-二叠系煤田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受燕山期岩浆活动和多期次构造热事件的影响,煤田流体活动广泛发育。本文从流体的物质组成入手,通过显微镜观察、微量元素、C-O-Sr-S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等多种测试手段,对流体矿物组成、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进行分析,查明流体的期次、性质及其演化特征。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煤田石炭-二叠系地层存在两类脉体矿物,分别是碳酸盐矿物(白云石、方解石)和黄铁矿。白云石脉主要分布在2#煤层,而方解石脉主要发育在8#煤层顶板;黄铁矿脉广泛分布于2#煤层和8#煤层。方解石脉表现为轻稀土和中稀土富集的两种不同的配分模式。第一类为轻稀土富集的方解石脉的87Sr/86Sr值(0.7093)略低于第二类中稀土富集方解石脉的87Sr/86Sr值(0.7101);两类方解石脉的C-O同位素组成与围岩灰岩一致。这些方解石的形成,是由于富Sr和含烃类流体与灰岩发生水-岩反应,灰岩溶解和CO2去气作用共同所致。白云石脉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型,2#煤层底板的白云石脉存在的明显δEu正异常,反映了存在热液流体活动;2#煤层中的白云石脉继承了围岩Eu元素负异常的特征,因此说明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地层水,并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围岩溶解和CO2去气作用形成白云石脉。(2)煤田内黄铁矿脉的Co/Ni<1,表明黄铁矿为沉积成因黄铁矿。黄铁矿脉的S同位素值在不同煤层间差异显著,2#煤层黄铁矿脉的δ34SV-CDT值平均为-20.7‰,主要为生物硫成因,而8#煤层黄铁矿脉的δ34SV-CDT值平均为-3.71‰。主要为壳源硫,并受到海水硫的影响。2#煤层顶板黄铁矿脉的形成温度分布范围为130~160℃,平均145℃,属于低温热液;8#煤层底板黄铁矿脉的形成温度分布范围为400~460℃,平均433℃,属于高温热液。(3)方解石脉中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有3个范围,分别为70.0~80.0℃、100~110℃和130~140℃;盐度主要分布在16.0%~22.0%Na Cleqv之间,表现出高盐度特征。三层砂岩(晋祠砂岩、七里沟砂岩、北岔沟砂岩)样品的流体包裹体表现为群状分布和带状分布两种类型,群状分布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为117℃,带状分布的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为126℃,说明存在着两期不同的流体活动。山西组地层中北岔沟砂岩的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比太原组晋祠砂岩、七里沟砂岩的盐度低;切穿石英颗粒的微裂隙的流体包裹体具有较高的盐度,而切穿石英颗粒及其次生加大边的微裂隙的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普遍偏低,石英加大边内的流体包裹体的盐度普遍偏高。方解石脉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地层埋藏史,得出太原组地层(C3t)在三叠纪有3阶段油气充注:第一阶段为早-中三叠世(235Ma左右),低成熟度液态烃形成并早期注入,但未能成藏;第二阶段为中三叠世(225Ma左右),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开始了生烃、排烃过程,局部成藏;第三阶段为晚三叠世(217Ma左右),有机质进入高成熟阶段,大量煤成烃生成并排出,该时期是煤成烃主要成藏期。
其他文献
道路是一个有机体,是城市遥感影像中的重要地物之一。在导航、交通管理、城市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应急快速反应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城市道路的自动化提取显得尤为重要。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影像在时、空及光谱分辨率方面大幅提高,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道路的研究也逐渐兴起。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相较于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而言,能展现更多的地物信息,不仅明确了道路的轮廓结构,也包含丰富的光谱信息、纹
学位
三维地震勘探方法在煤田地质勘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应用于煤矿开采中地质构造的探测,特别是对陷落柱、断层等的反应相比于其他地球物理探测手段更为敏感,但由于受到非技术和技术因素的影响,造成解释成果的准确率有所下降。随着信息技术和多道地震仪器的飞速发展,提出了增加空间采样密度来增加对于波场信息的采集,从而提高后期的解译精度,在这种背景的驱动下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现有的公开文献资
学位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和“交通强国建设工程”逐步开展的背景下,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工程勘察活动日益增多。标准贯入试验在工程勘察中占有重要地位,常被用来获取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判定浅基础承载力与预测地基沉降等。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着黄土-古土壤地层,研究者在该地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研究时,大多将古土壤夹层同黄土地层同等对待,未明确指出标准贯入试验在黄土‐古土壤中应用时是否存在不同。在工程实践中,黄
学位
大骨空穴以及小骨空穴是治疗眼科疾病的经验穴,有驱邪、疏通经络的作用。临床根据患者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受损等症状选取五输穴配穴治疗,在此基础上针刺大骨空穴以及小骨空穴,不但可以避免局部皮下出血的弊端,且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强。文章主要总结针刺五输穴、大骨空穴和小骨空穴治疗复视的临床经验,并讨论此方法治疗复视的作用机制。
期刊
基于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探索了本科有机化学教学的新思路,从提高教师引导作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本研究以CDIO-BOPPPS协同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引入CDIO理念创新教学设计构思,借鉴BOPPPS模式改革教学过程,结合多种教学法和多种评价方式,构建一个“N-Two-N”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本文阐述了“N-Two-N”一体化模式的落实过程以及该教学模式
期刊
本文主要介绍了临床科研随访系统的设计思想、平台架构、网络架构、随访流程及系统功能,以及其在临床科室典型病种随访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临床科研随访系统在随访效率、患者体验、临床科研等方面带来的好处,指出了以互联网+医疗的理念为指导、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患者复诊闭环智能化管理流程的观念。
期刊
地理时空数据是重建地理现象和演化过程的重要数据源,然而由于现实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数据采集、存储等各个流程中,常常会出现数据缺失的情况,对地理分析造成一定的干扰。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在地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对其进行插值处理。然而常规的地理数据插值方法往往侧重于对时空数据静态空间位置和属性的研究,没有顾及到数据的时空相关性和各向异性等特征,造成了大量有价值信息的丢失。并且地理属性往往不是
学位
煤层气作为煤演化过程中与之相伴而生的气体资源,其合理利用不仅能为我国商业化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的能源结构提供保障。煤是由大量具有不同分子量的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各组分间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聚集态结构。充分了解煤的分子与聚集态结构特征,并探究其对甲烷(CH4)、二氧化碳(CO2)分子的吸附影响。本文从分子层次与聚集态层次两个角度构建煤结构模型,结合分子模拟,探究煤结构与CH4、CO2
学位
煤炭资源智能化开采及以水平井为主的煤层气开发方式对煤层微幅形态的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三维地震技术在煤层赋存形态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地震资料处理大多在时间域完成的,在地震资料解释时要将目标层从时间域转换到深度域,即通过时深转换获得目标层在深度域的赋存形态。传统时深转化方法通常是基于固定基准面进行的,当勘探区地表及地质条件复杂时,基于固定基准面下的时深转换方法精度较低;而基于起
学位
浮选尾煤中含有大量黏土矿物,导致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困难。黏土矿物中的高岭石是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用途广泛,将其从煤中分离出来进行再利用,可解决环境及煤泥水处理困难的问题,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能。论文以马兰选煤厂黏土矿物及尾煤为对象,通过XRD分析、元素分析、粒度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等确定其基本性质。以油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胺醋酸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捕收剂,研究两种样品中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