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汞甲基化与去甲基化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各类污水处理量和污泥生成量都在逐年增加,无论是推进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还是保证污水处理工艺最终出水的安全可靠,重金属污染的处理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汞由于其高毒性和生物累积性,明确其在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的迁移转化及健康风险意义重大。目前,关于汞在污水处理厂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对污水处理中存在的甲烷厌氧氧化过程中汞的甲基化/去甲基化的研究更是存在空缺。本论文旨在以污水厌氧处理中的厌氧消化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污泥中DTHg、THg、Me Hg浓度以及Me Hg/THg比值。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 PCR)以及16S r R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泥中与汞甲基化相关基因量及相关微生物组成、丰度与多样性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了污泥高级厌氧消化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特征;考察了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汞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作用及硫酸盐的影响;研究了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和功能基因变化特征,探究过程中甲基汞迁移转化机制,以期为污水处理中面临的汞污染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汞/甲基汞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在污水厌氧处理的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厌氧消化(AD)产甲烷和甲烷厌氧氧化(AOM)这两个反应,通入高纯甲烷作为唯一碳源,短暂培养后,反应器开始进入AOM阶段,证实了污水厌氧处理场所具备着不俗的AOM潜力。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汞从污水相迁移到污泥相中。AD和AOM阶段在各自微生物的协助下,分别主要进行了甲基汞的去甲基化反应和汞甲基化反应。(2)在厌氧消化与甲烷厌氧氧化共存的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同时发生着汞的甲基化和去甲基化,汞甲基化反应在厌氧消化前期占主导,这与厌氧消化初期污泥中存在充足的微生物代谢有机物有关;汞的去甲基化过程在厌氧消化后期开始占主导,这与污泥中p H值的增加及相关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有关。一定浓度水平硫酸盐的投加在整个厌氧消化实验阶段,对污泥的汞甲基化过程产生了十分显著的抑制现象;此外,25μg/L氯化甲基汞的添加,未对厌氧消化体系造成损害。门水平上,Bacteroidota、Halobacterota和Euryarchaeota是厌氧消化体系中主要汞甲基化相关微生物,汞甲基化功能基因(hgc A)虽有检出,但丰度较低。(3)厌氧消化实验中,对照组的总汞(THg)由原污泥的82.72 ng/g,最终增加为492.24 ng/g。MS组硫酸盐的引入,由于硫化物与汞的结合作用,较未投加硫酸盐的M组污泥中总汞浓度要更高,分别为370.12μg/g和263.87μg/g。但值得注意的是,投加硫酸盐的MS组中,去甲基化反应活性较强,最终的Me Hg浓度均值为0.1941 ng/g,基本排除了高浓度THg的影响,达到了对照组的平均水平(0.1631ng/g),结果表明了利用含硫酸盐废水来降低含汞污水厌氧处理中甲基汞暴露风险的应用前景。(4)甲烷厌氧氧化实验中,除对照组外,三个添加了外源汞的处理组中,都观察到了显著的汞甲基化现象,Me Hg/THg比值也显著上升(M组489.6%、MS组3200%、D组382.9%)。在AOM体系下,通过对有机碳源的消耗,释放了与有机质络合的汞,提高了反应器中生物利用性汞的含量,最终体现在了Me Hg含量的大幅提升。此外,根据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极可能是污水厌氧处理过程中最主要的产甲烷菌和甲烷厌氧氧化微生物,而在门水平上,Bacteroidota和Proteobacteria是甲烷厌氧氧化体系中主要汞甲基化相关微生物。
其他文献
漆酶,一种多酚氧化酶,富含铜,具有非常广泛的底物,酚类、非酚类化合物、木质素以及持久性的环境污染物等都能够被它降解,且产生的唯一产物是水,是一种环保型酵素。漆酶在生物技术和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应用于环境保护、生物修复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经济应用价值。漆酶存在于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中,其中,真菌是其主要来源,白腐真菌下的担子菌更是其主要生产者。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是
学位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FQs)是全球生产和使用量最多的抗生素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性感染疾病治疗。大量研究发现,进入人和动物体内的FQs不能被代谢完全,可以通过粪尿排泄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长期和稳定存在,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目前,废水中FQs的去除方法主要有吸附、化学氧化、微生物降解和高级氧化技术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处理成本高、效率低或周期长等问题。因此,研
学位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微生物电解池等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在环境处理和能源转化方面的应用前景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产电微生物是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催化剂,可以利用系统中的底物,并通过自身的电子传递系统来还原电极,达到环境处理和产电的双重效果。产电微生物与阳极间的电子传递是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限制性步骤之一,其速率很大程度取决于富集在阳极上的产电菌群。高效产电菌(即能
学位
水体微表层是连接水圈和大气圈的界面,是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相对于下层水体,微表层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是污染物的重要汇聚地。因此,水体微表层对海洋、湖泊、河口等水体污染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长寿湖是长江的一级支流、西南区域最大的人工湖,也是重庆市长寿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具有灌溉、饮水、旅游、发电等重要生态功能。20世纪90年代初曾进行网箱养鱼导致水体恶化,近年来,虽拆除了网箱网栏,也实施了相
学位
镉(Cd)污染菜地的安全利用对保障蔬菜的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安全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间混套轮作、改变作物布局、选用Cd低累积品种、优化水肥管理、施用土壤调理剂、叶面阻控剂等,其中,喷施叶面阻隔剂是一种与农事结合紧密、操作简便、边修复边生产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等作物,但蔬菜阻隔应用报道较少。另一方面,大量研究表明,锌(Zn)与Cd具有拮抗作用,硅(Si)与Cd在植物细胞壁可发
学位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威胁经济、社会、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安全的重大环境问题。其中,土壤镉污染已成为我国稻田污染最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之一,进入土壤中的Cd难以被生物降解,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到动物和人体中,一旦超标可能诱发疾病,如“痛痛病”等。所以对稻田Cd污染进行修复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外最常见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方法主要有钝化、植物修复等,
学位
本论文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两种铁锰类层状双氢氧化物。研究了两种材料对水中As和Cd的吸附性能与影响因素,初步探明了两种材料对As和Cd的吸附机制,并运用于As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探究了两种材料对土壤As和Cd的钝化效果与形态转化过程的影响,为土壤As和Cd复合污染同步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方法。论文选用Ni和Ca作为层板固定剂,设置金属离子摩尔比为Fe:Mn:M(M=Ni、Ca)=
学位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相比较其他谷类作物,其更易吸收土壤中的砷(As)和镉(Cd),As/Cd含量较高的大米成为以稻米为主食人群As/Cd的主要摄入来源,因此水稻土和稻米As/Cd污染问题一直被广泛关注。土壤p H值、有机质、铁(Fe)锰(Mn)氧化物及根表铁锰氧化膜等对水稻As/Cd吸收累积有重要影响。施加有机物料不仅会改变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着土壤As/Cd的生物有效性,还可影响水稻根表
学位
<正>3月12日起,师生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停课不停学”。学校为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周末两天召开了多次教育教学线上会议,还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和班会,为将要开启的线上教学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每天的8:10~8:30,是学校安排的晨会课时间。我便思忖着:怎样利用好晨会课时间,让学生提起一天的精气神,并有所收获呢?
期刊
<正>正如案例中所说,“班主任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回应家长的需求,给予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既是班主任的分内之事,也是一项需要被反思、被提升的技能。唐老师对提出“撒谎”请求的家长说“不”,这件事需要特别的勇气和特别的智慧。一般认为,“拒绝”就意味着关系的断裂,但是案例向我们呈现了“拒绝也能建立关系”的可能性。这是案例给我的启发。但是细读案例,我会担心,这一次沟通未能根除问题,反而给未来的家校沟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