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虫”与刘慈欣的未来观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幻是当代文学里罕见地主动承担起“天问”之责的文类。科幻能把读者带到时间尽头,又能把读者引向微观妙处,它对未来的思考代表着这个时代对宇宙的理解,代表对千年前先贤的“天问”做出了哪些回答和哪些延伸之问。一部分科幻作家在扮演现代文明预警者的角色。刘慈欣是目前中国新浪潮科幻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笔下的人类未来还值得更细致地挖掘。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写作已经进入到了自觉对未来进行思想试验的阶段,在多篇作品中,刘慈欣都触及到了人类、异人与后人类的话题。
  但这个视野宏阔、关注未来的作家,却在写作中多次写到“虫”,有些直接书写昆虫,有些是以虫做喻,他在随笔里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当人类苦苦寻觅良久的外星智慧来到地球,是否会产生一种尴尬——外星人对热情伸出手的人类视而不见,去和蚂蚁拥抱交谈。为什么一个注重宏观的作家会对虫这样的细腻意象情有独钟?虫在刘慈欣的作品中与人类是否存在着某种同质特性,这又造成了刘慈欣拥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未来观。本文从“虫”之意象入手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绪论部分主要包含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两个部分。首先,介绍刘慈欣及其创作经历,做好知人论世的准备。其次,简单梳理东西文学中虫这一经典意象的内涵与意义,以及概括刘慈欣之前科幻对未来的想象图景,便于之后分析论述中的比较。最后通过文献整理找到研究的新切入点。
  第一章整理刘慈欣作品“虫”的各类象征意义,分析虫在刘慈欣的作品中功能。刘慈欣在凝练了中国经典文化记忆的同时又有所生成,得出了一个完备的人性各侧面的象征系统,主要承担两个功能,其一是作为人性侧面的象征,其二是作为人类的镜像,塑造人类整体形象的一个参照。这种象征系统反映出刘慈欣认为人是宇宙里的时空蠕虫,以可能世界叙事学的观点来看,写作采取的是蠕虫视角。蠕虫视角是以理性见长的刘慈欣看待世界的根本眼光,本论文后面的所有针对刘慈欣文本的论述都将以这两个词为前提。
  第二章探讨刘慈欣的作品里的人性观,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沿着人性的逻辑思考才能引领预见人类的未来。刘慈欣的宇宙多元诡谲,充满偶然,如此折射出的人性可以用虫性来概括。道德上,刘慈欣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为了生存努力调试自己成为“适者”,动物性是人性的基底,人性在刘慈欣笔下呈现出了“零道德”的特点;理性是让人类从动物中脱颖而出的光环,但人类总是不自控地沉溺于情绪、沦陷于情感。但理想和奉献让人类获得了生如蚁而美如神的可能。
  第三章本章正式讨论刘氏科幻里的未来。试图回答在蠕虫视角的观察下,人类在刘氏科幻的世界里还有没有进入理想社会的可能。即便已经把人性书写的类同虫性,刘慈欣预想的未来竟然带着乌托邦精神。刘慈欣的从社会使命的角度出发,认为科幻不能只描写灾难,也有义务描写人类世世代代前仆后继所追求的完美世界。但这并不单纯是刘慈欣身为作家的文学理想之一,更深层的,这体现了刘慈欣作为技术原教主义者对科技和发展的整体乐观。
  论文从刘慈欣的科幻文本出发,以“虫”为切入点进入刘慈欣幻想的未来世界。通过对小说虫对人与宇宙的关系的象征出发,层层深入,剖析刘慈欣关于人类命运的独特思考,从中发现中国文学发展的新趋向。
其他文献
学位
土地征收是调整私人或集体土地所有权与社会公共利益矛盾的最强有力的公法手段,对社会经济生活及私人或集体的财产权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土地征收制度。由于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强制性地取得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并给予一定补偿的行政行为,它是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唯一合法的流转方式和配置土地资源的主要行政手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承袭
学位
儿童的空间再定向指的是迷失方向的儿童在空间中重新确定自己方位并找回被藏物体的能力。儿童空间再定向的几何模块论认为儿童只能利用空间环境所构成的几何信息,不能利用非几何信息来再定向。该理论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儿童与低等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里存在几何模块。然而,众多研究对这种简单化的观点提出了异议,研究者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儿童也可以利用某些非几何来进行再定向。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者具体归纳出
学位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徐怀中是为数不多的不以作品数量取胜的作家,各种类型的创作加在一起不过30余篇,但每一部作品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在文坛上引起反响。徐怀中为人谦和低调,他的作品坚持以人为中心,并利用时间叙事打破以情节为中心的结构,淡化主流文化背景,保持着别具一格的风格。本文试图将徐怀中各个阶段作品连贯起来,从整体上把握徐怀中创作的风格,并跳出时代局限,在文学史中为他找到恰当的位置。细读徐怀中的作品,结
学位
在文学作品中诸多的空间意象中,城市作为一个大类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郁达夫的小说作品中,有关城市的内容非常丰富,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并且其中蕴含着他独特的城市生活体验。综观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他更注重对小说中空间的营造,并不致力于对主人公的生活作全面的描述,也不企图反映复杂的现实,而是通过人物对外部世界的感受来书写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体验。这种体验与郁达夫大量的城市书写有密切关系。本文立足于其大量
学位
上海孤岛时期,阿英创作的历史剧《明末遗恨》风靡“孤岛”剧坛,引起巨大轰动,演出反响热烈,阿英还将其改编为电影剧本,搬上银幕。话剧《明末遗恨》与影片《明末遗恨》是阿英话剧、电影剧本创作的代表作。本文以话剧《明末遗恨》和电影《明末遗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结合史料,从主题、人物、结构、公演评论等方面分析话剧与电影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并对话剧和电影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从话剧到电影转换中
学位
70后作家冯唐有着多重身份,曾登上2013年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对于当下文学市场的适应能力十分惊人,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但其却有着精英主义的姿态和纯文学的写作方式。冯唐的文学创作主要以北京这座城市为发生场,为70后作家群体增添了很多话语新质。本文以冯唐小说的城市书写为切入点,特别选取代表性较强的“北京三部曲”为研究对象,在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关于北京的城市书写的文学作品基础之上,展开对于冯唐小说创
学位
作为新时期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废都》书写了贾平凹对于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的独特思考。《废都》出版后,一度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重大文化事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试图将《废都》重置于“九十年代”的历史场中,还原贾平凹的“城市”书写是怎样成为同时代的“他者”。批评家与作者的不同声音,体现了对于“现代性”的何种不同看法。即以“城市”的研究视点对《废都》进行考察研究,试图打破
学位
王林是河北籍著名的红色作家,也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小说家、戏剧家和文学组织者,他一生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戏剧的创作上。王林早期的创作,即截止到1935年及其之前的作品,虽然留下的数量并不多,但是却可以称之为丰富的文学遗产。他以小见大,通过诉说人世间最平常的生老病死,来展现时代的整体发展。他的作品多是小人物,写出了人性的美与丑、光彩与灰暗,并且还触及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命运,这在
学位
小城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社会,承载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新世纪以来,一群有着小城生活的成长背景和文化基因,并在大城市居住的“70后”女作家将创作目光放置在了中国的小城社会,关注其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发展悖论:一方面它渴望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一方面,它又对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变革充满疑惧而徘徊不前。同时,“70后”女作家在对小城的现代化看法出现了矛盾点:一方面对其追求现代化过程中的异化景观和行为进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