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隐喻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8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是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定义很多,本文对隐喻的分析并不是建立于某一个具体的定义之上,而是立足于形成隐喻的相似性基础、本体与喻体的运作方式以及隐喻与文学的关系。依据人们认识和理解文学活动的逻辑方式:思维→语言→意义,对隐喻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除“引论”和“结论”外,主体由五部分构成。   引论部分首先讨论了隐喻研究史,同时分析了中西方对于隐喻的不同认识。指出研究隐喻对于文学而言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隐喻作为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与文学的关系;二是隐喻作为文学话语方式和手段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三是隐喻对于作品意义理解的影响。从隐喻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以及隐喻研究之于文学的意义来看,存在三个需要深入阐发的主要问题,即隐喻在文学中体现出来的主体与物之间的思维问题;隐喻与文学语言问题;隐喻意义的理解问题,这三个问题也因此成为本论文所要探讨的重点所在。最后通过分析隐喻与转喻以及明喻之间的关系,认为明喻归属于隐喻,是隐喻的高级阶段,转喻则是与隐喻相对立的两极,从而对隐喻进行了定位。   第一章主要分析了隐喻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从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来看,隐喻所体现的思维关系呈现出两种形态,一种是同一性思维,是人们物我不分时的结果,另一种是相似性思维,是人们认识到了自身与周围事物不同以后产生的。依据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变化,隐喻的思维方式存在着从同一性向相似性的发展,同一性思维和原始隐喻只是隐喻的一个特殊时期的产物。相似性本身则是产生于事物之间的结构对比,体现在外部的形式上就是语词并置,体现在内部则是形象之间的类比映射。从人们认识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出发,相似性可以分为毗邻相似性、仿效相似性、类推相似性和交感相似性。交感相似性与原始隐喻相对应。毗邻相似性只是指位置上的相邻,它不是隐喻产生基础的相似性,而是与换喻相关。仿效相似性与类推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人们对相似性的认识存在着从特征到结构再到更加复杂的关系的过程,隐喻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状态。隐喻对于相似性而言,也并不总是被动,它可以创造出入们以前未曾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相似性实际上是人们生活经验的体现,反对相似性就是反对隐喻的经验性,没有经验作为基础,隐喻将是不可理解的,因此,无论如何,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这一点不可动摇。   第二章主要从符号偏离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文学中隐喻的一般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符号的角度而言,隐喻产生于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变化,所指相对固定,能指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这样,在两个或多个符号之间就可能形成隐喻。隐喻的符号学和结构分析为我们了解隐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有利于我们全面理解隐喻。但其缺点明显,即忽视了隐喻中主体意向性、形象和相似性,尤其后者是隐喻形成不可或缺的因素。从概念形成的层面而言,概念是通过隐喻的方式被建构,这种建构依据人们的整体经验进行。同时因为概念隐喻建立于人们的整体经验而不是个体经验,这就意味着概念隐喻无法从更深层次上说明文学作品中的隐喻。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隐喻的双重想像以及隐喻与陌生化的关系。隐喻首先体现在文学作品的虚构以及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性;其次,隐喻的运作是通过形象类比映射,在艺术形象的基础上形成意义与形象的复合体——“双重想像”,这是本文与以往隐喻理论最大的不同,它是隐喻体现出文学特征最为显著的地方,是我们理解文学隐喻内涵的核心所在。在隐喻与陌生化的关系上,无论是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名称替代与艺术变形的手法,还是陌生化的效果,隐喻都属于陌生化话语形式之一。   第四章主要分析了隐喻与文学表述样式的关系。意象、隐喻、象征与神话是文学的表述方式,意象往往通过隐喻组织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空间,象征是隐喻的高级阶段,神话无论是从思维的角度,还是从神话的结构以及神话作为原型来说,都是最具隐喻性的文体。   第五章主要分析了隐喻与意义之间的关系。隐喻义是一种以字面义为基础但同时又超越了文学话语字面意义的暗示义。在隐喻义中又分为认知义与表现义,表现义在感性经验基础上产生于隐喻中的艺术形象,认知义则是依据隐喻中的艺术形象在理性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意义。但是无论是那种隐喻意义,其产生必然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够被理解。   通过对隐喻的思维方式、符号学理据、表述样式和意义的分析,本文认为隐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形象类比映射传达意义与认知的一种话语方式。从认识的过程来看,对隐喻的认识从三个方面进行:从主体与事物的关系出发,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相似性成为人们从已有的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途经,文学作品中的隐喻就是这种思维的反映,原始隐喻则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最极端的体现,它建立在人与物之间的绝对相似——同一性基础之上;从作品的角度而言,符号学与概念意义上的隐喻因为忽视了隐喻构成的个人经验与形象的因素,因此只能从一般的意义上说明隐喻的构成,并不能反映出文学作品中隐喻的全部内涵。隐喻的表达体现在虚构、表现以及意象(形象)之间映射所形成的双重想像以及隐喻作为陌生化之上;意象是诗歌的最小单位,它往往通过隐喻组织起来,象征则是隐喻的体系,神话本身就是隐喻性的。从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来看,文学隐喻的理解有隐喻义与字面义的区别,在隐喻义中呈现出认知义与表现义两种形态,前者与人的理性经验相关,后者则与人的感性经验联系紧密,隐喻意义的理解必然放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在读者那里得到最终的确认。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伯明翰学派”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学术界和思想界广泛的观照,但是人们大多关注霍加特、威廉斯等学者对“文化研究”做出的贡
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并经国家建材局同意,中国石材工业协会曾以(2000)中石材协字006号文印发了关于组织参加荷兰第五届中国实用技术及产品展览会--石材专业展的通知,近日接大会
国有企业在开展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中,既要注意准确领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又要注意紧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创新。上海市国有企业在这方面思虑比较深,工
本论文以比较文学的视野和方法,着重从主题、不同宗教思想对色欲的态度以及女性形象三个方面将《西游记》与泰国史诗《拉玛坚》进行比较研究,第一部分主要用主题学和社会学的相
福斯特出身中产阶级,他熟悉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在他看来,作为英国民族形象的代表中产阶级有着一颗“未能发育的心灵”。就是他们“带着发达而健壮的躯体,良好训
随着全面改革的深化实施,对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机械制造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将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加以应用,就能提高制造的效率。本文主要就机械制造
一年的时间已过半,回顾半年来崇武的石材行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总的运作趋势是好的,可以说是苦心经营,稳中有进.但在现实的经营运用中,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发展路上步步艰难,其主
通过分析ITU -T关于TMN模型标准工作的局限性和理解电信运营管理的新需求 ,探讨在解决自动化的电信运营管理中TOM对TMN模型所做的完善和存在的不足 ;最后简要剖析了基于NGOSS
移动业务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对移动BOSS的实时处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对移动BOSS提高实时处理能力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新一代移动BOSS实时处
期刊
自2000年以来,中国原创儿童小说的创作掀起了一股“杨红樱热潮”。本文试图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杨红樱儿童小说做如下研究:以儿童为本位的价值观;主题意蕴的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