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肿瘤引流淋巴结细胞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4564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肿瘤患者自体外周血来源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成为成熟的DC并加入患者自体的TDLN细胞中代替原有的受肿瘤抑制的DC,以研究TDLN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法:1分离与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通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情况。通过扫描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2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测定从外周血中培养的树突状细胞的CD83、CD1α、CD80、CD86的阳性表达率。3取食管癌患者引流淋巴结组织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免疫分子表型。4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试验中DC与TDLN以不同比例(1:12.5、1:25、1:50、1:100)与TE1共同作用不同时间(12h、24h、48h和72h)后,对TE1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检测TDLN单独与TE1共同作用不同时间(12h、24h、48h和72h)后,对TE1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检测(对照组)DC与TDLN以不同比例(1:12.5、1:25、1:50、1:100)与A375共同作用不同时间(12h、24h、48h和72h)后,对A375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作用。5分别将TDLN细胞与成熟DC细胞(1:50)共培养3d,DC细胞培养至第7d时,收取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IL-12p70、IFN-γ和TNF-α含量。6采用RT-PCR法检测(实验组)DC与TDLN不同比例(1:12.5,1:25,1:50,1:100)与TE1共同作用后,TE1细胞Bcl-2、Bax、survivin等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DC的形态学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于体外诱导培养5d后,呈现典型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形态,细胞体积较小,表面毛刺状突起较少,细胞成簇分布,呈集落样生长;加入TNF-α后1-2d,具有典型成熟特征的DCs,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表面有大量细而长的树突状突起,细胞中可见数量不等的细胞集落形成。2电镜下观察可见,未加入肿瘤坏死因子的细胞体积增大不明显,表面有部分细小的突起,呈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形态;而加入TNF-α组细胞体积有所增大,表面毛刺状突起也明显增多,可见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形态。3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于体外诱导培养第7d时,加入TNF-α组,细胞呈CD80、CD86双阳性率可达56.97±3.92%,未加入TNF-α组DC表面CD80、CD86双阳性率仅为24.88±6.23 %,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TNF-α组DC的CD1α、CD83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60±7.08%,未加入TNF-α组DC的CD1α、CD83双阳性表达率28.56±12.4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TDLN细胞主要由CD3+T细胞和CD83+成熟树突细胞组成,其中CD3的阳性率为79.91±4.97%,CD83的阳性率为21.36±4.33%。进一步分析的结果显示,在CD3+T细胞中含有CD4的细胞阳性率为43.12±5.41%、CD8的细胞阳性率为38.76±4.83%。5 MTT分析结果显示,DC与TNLD以1:50作用12、24、48、72小时,对TE1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两者比例为1:50,作用24小时,的抑制率最大(为49.57±0.98%),DC与TNLD以不同比例作用之间,对TE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6 MTT分析结果显示,DC与TNLD以任何比例作用12、24、48、72小时,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率没有统计学差异。7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DCTDNL和DC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按1×10~6个DC/ml计算,三组DC上清中均能检测到IL-12、IFN-γ和TNF-α的分泌,DCTDNL组上清中IL-12、IFN-γ和TNF-α表达量高于DC组中IL-12、IFN-γ和TNF-α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 RT-PCR技术检测显示,DC与TLND以不同比例(1:12.5、1:25、1:50、1:100)作用24h后,TE1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bax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以1:50比例作用时,TE1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survivin表达最低,凋亡基因bax表达最高(p<0.05)。结论:1 HES (羟乙基淀粉)沉降法和密度梯度离心Ficoll法联合分离、收集DC细胞,经GM-CSF、IL-4和TNF-α联合于体外培养7d,可收获纯度较高的成熟DC。2加入TNF-α因子组,DC呈成熟形态,CD83、CD1α、CD80、CD86的阳性表达率高,提示TNF-α是刺激DC成熟的关键因子。3组织培养法收集TDLN细胞,体外经IL-2共培养14d,可收获功能完善、纯度较高的TDLN。4不同比例的DCTDLN细胞对TE1细胞杀伤能力均大于对A375细胞的杀伤能力,提示TDLN细胞可能在体内已被致敏,有一定的特异性识别能力,而添加DC可提高的是TDLN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5 DCTDLN细胞对TE1细胞的杀伤率与效靶比的变化有关,DC与TNLD以1:50比例作用时杀伤率最高,与其他各比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CTDLN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存在剂量效应,6 DCTDLN细胞对TE1细胞的杀伤率随时间的不同而变化,作用24h杀伤率最高,与其他各作用时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TDLN细胞的特异性杀伤能力存在时间效应,7体外培养成熟的DC代替TDLN中原有的受肿瘤抑制的DC增强了TDLN的抗肿瘤活性,有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红芸豆作为岢岚县特产,在市场上一直处于畅销状态,是农民发家致富的良好作物。文章介绍了红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分别从利与弊两个方面来探讨初中历史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策略,希望看到的是历史教师能够合理地将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优化组合,以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From t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ymphocytic thyroiditis,L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影像学特点,了解IL-4,IFN-γ与LT合并PT
在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涉及众多的参与因素,本文阐述有关粘附分子、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在胰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泌尿外科腹腔镜技术尤其发展迅速,已居于现代泌尿外科核心领域,但此项技术虽在省级三甲教学医院开展迅速,部分地市医院的泌尿外科腹腔
哈佛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全人”的教育;芝加哥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益智厚生”;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一“重基础、强交叉”,这三所大学在美国顶尖大学本科人才
换热器被广泛用在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航空航天、低温制冷等领域,研究和开发有效的强化传热技术对减小设备投资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有着重要意义,换热管内插扰流元件是管内强化
目的: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的肿瘤,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但是它的发病机制仍不
<正>在人的一生中,我认为最大的敌人不是外来的,而是我们自己。在战胜一切之前,首先要战胜自我。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刚出院时,生活懒散.没有目标,也没有计划。当时我服大剂量的
会议
老旧小区相对于新建小区存在诸多问题,如建设年代久远,基础设施欠佳,绿地面积不足,道路破损等,居民改造的意愿比较强烈。海绵城市理将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也将会是老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