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 DNA连接酶辅助的PCR单碱基突变检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最常见的人类可遗传变异,包括单碱基转换、颠换等,在各类多态性中占80%左右。SNP位点数在人类基因组中可能达到了300万,并且与人类各类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实现SNP的精准检测变得尤为关键,逐渐成为了当下化学生物学、医学等前沿学科研究的热点。为了实现单碱基突变的检测,近年测序型检测和非测序型检测发展迅猛。二代测序成本随着测序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大幅度降低,但测序技术仍存在一些弊端,如对核酸浓度需求大、分析时间长,而且检测的准确性由于受到测序深度和选用的核酸酶等限制,导致低丰度突变样品的检测难度加大。随着早期诊断这一概念的提出,第二代测序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检测的要求,因此研发简便、快速而精准的低丰度单碱基突变的非测序检测手段逐渐成为了新的热点方向。SNP的非测序型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点是需要对SNP位点进行识别;另一点就是扩增,实现低丰度突变的检测。在生命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DNA连接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催化DNA序列的分子内或分子间毗邻的3’-端羟基基团和5’-端磷酸基团生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将片段DNA进行连接,完成DNA复制、修复以及重组的最后一步——连接。因此我们选定了DNA连接酶用于识别SNP位点,通过PCR技术放大连接产物,荧光实时定量,实现SNP位点的精准检测。源自T4噬菌体的T4 DNA连接酶由于应用范围广、反应条件温和、效率高并且价格低廉使其成为当下许多实验都直接使用的一种工具酶,使用成本极低。综合各方面考虑,我们决定利用T4 DNA连接酶辅助q-PCR法进行SNP低丰度检测。我们利用T4 DNA连接酶的单碱基突变识别功能,对其实验条件不断优化,最终导致在连接反应阶段制备PCR所需的二次模板N1-N2的产量不同,进行后续PCR实验时两种样品的扩增曲线出现差异,就能够直观的识别存在错配碱基对的样品,实现单碱基突变的检测。我们将这种T4 DNA连接酶辅助PCR的低丰度单碱基突变检测技术称为L-PCR。经过对肺鳞状细胞癌相关的数十种突变基因的检测,证实我们这种L-PCR方法检测突变基因低丰度的可行性,最低能够检测到0.1%的突变型基因。
其他文献
MurE是肽聚糖合成的关键酶基因,该基因普遍存在于各个进化阶段的植物中。研究发现,MurE基因在苔藓植物中调控叶绿体分裂,而在被子植物拟南芥中参与叶绿体发育。因此,研究其功能的转变机制对解明叶绿体起源与进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分析MurE基因在不同进化阶段植物中的功能,本研究分别将苔藓植物小立碗藓、蕨类植物江南卷柏及裸子植物挪威云杉的MurE基因转化到拟南芥MurE基因突变体中。基因功能互补实验结果
在大尺度运动中,大气与海洋运动表现为非线性Rossby孤立波,孤立波因其能保持振幅结构不发生变化,在解释实际问题时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大尺度大气与海洋运动的非线性正压–斜压相互作用的演化机制,特别是对非线性Rossby孤立波振幅相干结构的激发、传播到消散进行深入讨论。从经典的两层准地转模型出发,引入正压流函数与斜压流函数,并考虑底部地形和–平面近似对其的影响,分别采用多重尺度法和摄动展开法,得到
本文首次采用QCD求和规则计算了Λb→Λc/(?)b→(?)c跃迁的半轻形状因子,考虑了包括微扰(dim-0)、夸克凝聚(dim-3)、夸克-胶子混合凝聚(dim-5)的贡献。由于通常认为胶子-胶子凝聚贡献较小,因此本文不予考虑。本文首先给出初末态的内插流,并定义关联函数。然后分别在强子层次和夸克层次上计算关联函数。最后令强子层次和夸克层次的关联函数表达式相等,并利用夸克-强子对偶减除激发态和连续
小鼠多能干细胞(mouse pluripotent stem cell,PSC)的多能性状态根据其多能性调控特征的可以分为原始态(na?ve)和启发态(primed)。随着研究人员对胚胎发育过程诱导机制的理解不断加深,人们陆续通过诱导获得了一些具有独特多能性特征的新型多能干细胞。本实验室分别利用在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基中使用Activin A+b FGF(AF)和Activin A+BMP4+CHI
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在干细胞生物学,疾病建模,治疗性克隆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影响体细胞重编程效率的障碍以及不同体细胞重编程技术之间的差异仍未被完全阐明。本研究以牛和小鼠的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的重编程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和整合公
拓扑半金属在费米能级处的非平庸线性交叉可产生独特的拓扑表面态,有望在未来拓扑量子计算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因此,近年来拓扑半金属材料的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传统的拓扑半金属材料(topological semimetallic materials,TSM)通常由具有高强度自旋轨道耦合(spin-orbit coupling,SOC)作用的重元素构成。这些重元素往往价格昂贵、不环保,对材料的实际应用极
作为新型量子态,拓扑半金属具有诸多奇特的物理性质,含超高速、低能耗量子传输,费米弧表面态,高载流子迁移率,负磁阻等。当前,探索这种新奇的拓扑量子态并寻找相应的真实稳定材料已成为凝聚态物理的一个热点。随着新算法的发展,人们在已有的3D晶体数据库中发现了数千种拓扑半金属。然而,它们中的大多数由有毒重元素构成,这对实际应用非常不利。鉴于此,本文以环境友好的Ge元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探究了具
本文运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扩展的手征SU(3)夸克模型,采用共振群方法分别对S波重子Σ(*)与介子DΣ(*)、B(*)和重子Σ(*)与反介子(?)(*)、(?)(*)组合而成五夸克态系统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首先,我们对S波重子Σ(*)与介子D(*)或B(*)组成的五夸克系统做了研究。我们先后计算了所有可能量子数的S波系统的束缚能、系统内部的哈密顿量矩阵元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相互作用势的贡献。由数值
本文针对一维对流扩散反应方程和Burgers方程,根据方程各自的特点构造了相应的三次有限体积元数值格式,给出其收敛性分析,并利用数值算例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和所提数值格式的有效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针对一维对流扩散反应方程,用最佳应力节点构建了对偶网格剖分,采用基于分片三次Lagrange插值的试探函数空间和分片常数检验函数空间,建立了Crank-Nicolson三次有限体积元格式,获得了数值
B介子衰变,是唯一一类涉及三代夸克弱相互作用的强子衰变,研究B介子的衰变对于精确检验标准模型有重要意义,特别的,末态没有轻子的B介子含粲三体衰变过程可以用于测量CKM矩阵的γ角和β角。本文计算了B(s)到D(s)P1P2的三体衰变过程,其中P1P2可以是π介子或K介子。这个过程在实验上被认为是由中间共振态主导的准两体过程,所以我们可以合理使用准两体的框架对此过程进行研究。准两体过程就是B介子先衰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