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旅游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也给旅游地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负面影响。旅游地生态安全成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海岛旅游蓬勃发展,海岛开发活动不断增加,海岛独特的生态系统决定了自身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力。海岛作为独特完整的地理单元,加强其生态环境建设,维护其生态环境安全,对于海岛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客观反映旅游经济活动对海岛资源利用程度和生态环境干扰力度,统筹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为海岛生态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引导海岛旅游合理开发,保护海岛旅游资源环境。
主要研究内容:
(1)阐述PSR(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的PSR框架。
(2)建立基于PSR框架的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海岛旅游地自身特点,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在归纳分析基础上,运用SPSS17.0软件,通过因子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分别从压力、状态、响应三方面筛选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指标体系里,考虑到海岛型旅游地的特殊性,将影响海岛生态安全的海洋灾害、影响海岛滨海旅游发展本底资源的沙滩底质等特殊指标以及与旅游业发展相对应的因子纳入其中。
(3)依据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广东海陵岛2008-2011年旅游发展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相结合的复合数学模型确定指标权重,选用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中的综合指数法,对其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1)海陵岛生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该岛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生态系统结构有变化,影响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重要因素是人口、水、土地、本底环境、经济,尤以人为主导的因素最为活跃,与旅游相关的各种行为都会影响到海岛生态环境。
(2)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赋权值较为合理。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赋权方法较好地得出了各个系统指标所占的比重,综合了主客观因素影响,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3)海岛型旅游地生态安全具有自身特殊性。一是海岛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对外界影响反应敏感;二是容易遭受赤潮、风暴潮等海洋自然灾害袭击;三是海岛独特的本底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种生态安全影响因子具有抗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