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体广泛分布在土壤及地下水中,首先,一些胶体本身就是污染物,它们进入到地下环境中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另外,一些胶体可以与地下环境中的污染物结合,促进或是抑制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因此,胶体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直接影响土壤及地下水的质量,掌握胶体的运移规律对如何预防及修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用粒径分别为300 nm、500 nm和1000 nm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实验胶体,利用砂柱淋滤实验,研究了混合钙-钠混合溶液中,四种Ca2+/Na+摩尔比条件下,三种粒径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滞留及再运移规律。通过测量柱实验出流液中的胶体浓度,绘制了胶体浓度穿透曲线,探讨了胶体的滞留及再运移情况。此外,以砂柱实验结果为基础,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 3.5软件建立了描述胶体在饱和多孔介质中运移模型,对胶体浓度穿透曲线进行模拟,得到了吸附系数和解吸系数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1)粒径越小的胶体,越容易在石英砂表面发生沉积;胶体粒径由300 nm增大至1000 nm时,沉积率在摩尔比等于0时变化幅度最小,在摩尔比等于0.5、1和∞时,变化幅度相似且较大。摩尔比分别等于0时,胶体粒径由300 nm增大至1000 nm时,沉积率由38.14%减小至19.56%。(2)三种粒径胶体的滞留量均随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大;摩尔比从0增大至∞时,三种粒径胶体的沉积率变化幅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当摩尔比从0增大至∞时,粒径为500 nm的胶体沉积率30.81%增大至77.19%。(3)离子强度的瞬时降低会造成已滞留胶体的再次运移,且胶体的总恢复率随着摩尔比增大而减小;粒径为300 nm和500 nm胶体的总恢复率的变化幅度相似,比粒径为1000 nm胶体总恢复率的变化幅度大。当摩尔比从0增大至∞时,粒径为1000 nm的胶体总恢复率由62.58%减小至23.79%。(4)考虑Langmuirian动力学阻塞和形变阻塞的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本次实验条件下的穿透曲线;通过模拟获得的吸附系数随着摩尔比的增大和胶体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解吸系数随着摩尔比的增大和胶体粒径的减小而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