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对流边界层的稳定性和热转捩问题的实验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r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1.5×0.3m和3.7×0.3m台架上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工作.在稳定性实验研究中,于时均速度剖面最大速度点η=1.0位置和近壁强剪切层η=0.3位置处发现了分别对应于浮力不稳定性和粘性不稳定性的不稳定波的存在,实验分别研究了浮力不稳定性、粘性不稳定性和边界层外层拐点处(η=1.8)的无粘性不稳定性的基本特征.在热转捩实验研究中,在相当大的修正Grashof数范围内(G<1200)系统地测量了边界层时均速度、雷诺应力、湍能产生项和湍流热流率等重要参数的法向分布和流向演化规律.这些重要参数的分布和演化规律明显的体现了三种不稳定性对热转捩过程的影响,也揭示出了整个边界层的发展过程.在边界层失稳初期,温度和速度扰动分量的法向幅值分布出现了明显的三峰分布规律,三个峰值分别对应于三个不稳定性振型的临界层位置,并在流向演化中保持了很好的相似性分布特征,但随G值的增大,内、外层峰值都在衰减,而对应于浮力不稳定性的峰值则经历了相当长的增长期.浮力、无粘性、粘性不稳定性具有不同的物理产生机制,不同的特征频率,不同的临界层位置,它们在边界层内顺次失稳,并在不同的流域内占据主导地位.实验研究发现,三种不稳定性,尤其是近壁的粘性不稳定性,对自然对流边界层的时均速度剖面、雷诺应力、湍能产生项和湍流热流率的分布和演化规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G~900处,时均速度剖面和雷诺应力的法向分布沿流向出现了很好的相似性分布特征,自然对流边界层进入了充分发展湍流阶段.
其他文献
该文采用DPIV和粒子显示技术研究了充分发展的圆管湍流,主要内容有圆管壁面附近区域的湍流结构,包括结构的统计特性和拟序结构的分析.该文首先介绍了DPIV技术的原理、设备以
该文在综述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性态抗震设计的框架,以便对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有一个全面的概念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针对钢筋混凝土框架,该文对基于性
医院人员相对聚集,属于高火灾风险场所,火灾风险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医院食堂由于其功能特殊性,存在着诸多火灾隐患,稍有不慎即可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火灾事故,严重影响着人民
无轴承电机通过定子两套不同极对数绕组对气隙磁场的调制,使电机转子同时具有旋转和自悬浮能力,实现了定、转子间无机械支撑运行,从而突破了传统电机的运行机理,以全新的概念
本文根据横观各向同性体在正轴坐标系中的本构方程和偏、正轴坐标系间弹性参数转换理论,得出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在偏轴坐标系中的本构方程。根据相应的本构方程和一定的假设,推
智能密集组合式变压器是顺应时代发展和智能电网的要求提出的最新一代配电变压器,它创造性的改变了传统箱式变电站的结构,在尽可能实现传统箱式变电站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并
纳粹横行时,德国纳粹理论家们曾经编造过一个故事:“古代的雅利安人是一个法力无边的神族,在地球万物被洪水淹没前他们的祭司来到西藏,从而躲过劫难并远涉北欧成了日耳曼人…
该文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区间数学的基础上,结合有限单元法理论研究探讨了区间有限单元法的计算理论、计算方法.该文用区间有限单元法进行结构不确写生分析是一种新的尝试,其
该文采用改进和隔板实验方法,研究了铸装B炸药(RDX/TNT/60/40)的冲击波起爆过程和在较低冲击波压力下的安全性问题.
在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撑下,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不断的增多,而且整体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相应一定的隐患,不仅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