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分布密度、联结组合情况几方面描述当前中国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在分析现状与发展要求之间匹配程度的基础上,从人口、交通、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提取目前空间格局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的重点要素因子,总结各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问题的同时,对因子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预测各重点因子可能引发的影响并预测发展趋势,初步探索出分区域优化政策。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分地域密度差异大,初步可划分地域空间为快速城市化地区、发育中的城市化地区、缓慢城市化地区。“十一五”期间,我国流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升,外来人口对于城市在区域中影响规模、方向等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能催发出新形式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国不同职能、类型、区位的城市地区相差较大,外资利用聚集在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与部分区域重要核心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尚未完成。目前航空网络体系发展较为成熟,且与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有着较高的关联性。目前我国高铁建设刚刚起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密集区之间,西南川渝地区联系较为密切,全国层面有区域影响力的高铁网络尚未形成,未能显著改善沿线城市的区位优势度。但可以预见,高铁对于城市结构、组合方式等空间布局要素的改变的潜在影响将在未来二十年间得到发挥。全球化的国际浪潮与国家发展政策也是影响城镇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城市体系的网络化趋势、全球城市分工进一步明确清晰化等,催发了中国产业结构、核心城市定位等的调整。根据粗浅的数据分析研究,初步对城市空间分区域提出优化建议。城市化地区建议注重引导城市密集区的有序网络化,同时加强北京、上海世界城市建设;对于崛起发育中的城市群组,要加强中心城市的培育,承接交通干线带动发展,同时促进中小城市联合集聚;对于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地区,可采取点-线-面逐步扩散、结合重点网络化的跨越式发展模式,以点为主,点轴结合,适度聚集,重点针对。通过合理的战略发展政策优化我国土地、资本、人力、智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城镇空间的有序整合,促进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