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思想和情感,立志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贡献力量的教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凝聚民族魂魄重要途径,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目的。这一使命不仅仅在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内化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并能践行爱国主义行为。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爱国主义教育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在实践活动中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在此背景下,如何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生活性、真实性,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过程的实践性、知行合一等,成为了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首要难题,也成为了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理念与策略的核心出发点。项目学习的核心理念在学习内容上强调围绕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真实性项目展开,在学习过程上强调亲历实践与探究性反思的问题解决,在学习结果上旨在实现知识与价值观的一体化建构与生成。这一学习理念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使命不谋而合。基于此,项目学习提供的真实学习内容,亲历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结果,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注入新的活力。基于项目学习探究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策略,旨在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设计方式,让爱国主义价值观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在围绕真实项目,展开实践探究与反思体悟的过程,进而推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获得与爱国主义行为的生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感知、体悟实现对爱国主义价值观的深度建构。整个研究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旨在在明晰“项目学习”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综述“项目学习设计策略”和“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策略”等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的问题提出、思路与方法、目的与意义等。第二部分基于项目学习探究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解释,以项目学习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设计,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本质的认识,拓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真实性特征的理解以及践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知行合一的理念诉求。第三部分基于项目学习探究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的实践意义,项目学习为反思当前爱国主义教育设计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为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育人质量的提供了有效的实践策略。第四部分基于项目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的理念创新,至少包括从活动到项目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观,从被动体验到悟中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过程观,知行合一与情理相融的爱国主义教育学习质量观。第五部分基于项目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的基本策略,以项目学习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设计关键策略至少包括: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真实联系,价值导向的驱动性问题,协作探究为主的现实问题解决;多学科知识融入的学习过程;基于社会尺度的反思结果。第六部分基于项目学习的爱国主义教育设计案例分析,从目标、问题、学习方式、学习结果、设计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发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进行讨论,在此之下,提出基于项目学习的改进建议。第七部分结论与展望,重在总结研究中的对基于项目学习爱国主义教育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对未来爱国主义教育设计策略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培养全科教师是教师教育改革以及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针对全科教师的现状调查反映出全科教师群体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突出,尤其是全科教师对自身身份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抗拒问题。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通过选取多位小学全科教师进行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揭示全科教师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认同情况,并深入剖析影响全科教师身份认同的因素,尝试提出有效策略帮助全科教师构建积极的身份认同。本研究正文共有四个
随着我国育人理念从“双基”目标过渡到素质教育再过渡到核心素养,我国的教育评价也由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结果性评价过渡到重参与、重体验、重思维锻炼的过程性评价,旨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育人机制。宏观来看,学生的学习由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构成,学习过程质量和学习结果质量共同反映着学生的学习质量。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结果评价暴露出阻碍学生多方能力发展和固化学生思维等弊端,以学生学习过程为评估对象的评价方式是
在亲密关系领域,近年来一个非常成功的理论就是Aron等人提出的自我扩张模型,这个模型试图解释亲密关系领域中人类经验和行为的基础过程。总体上,自我扩张模型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原则:1.动机原则:人们会寻求自身潜能的扩展,即有自我扩张的动机,且这种动机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2.将他人纳入自我原则:人们实现自我扩张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亲密关系将他人纳入自我。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自我扩张的重点在于增强能力,而不
“幼有所育”是理想社会中的重要一环,是中国迈向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也是目前我国精细育儿趋势的必然需求。但目前我国离“幼有所育”、“幼有优育”还有较长距离,主要体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城乡养育差距大、双职工家庭育儿压力大、部分婴幼儿养育方式不合理的等问题。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体系的建设,如教育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061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重点支持中西部
情绪与我们如影随形,会对我们的认知,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情绪调节是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分离式重评是指模拟一个新的视角来改变刺激情境与自己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改变该刺激情境对于自己产生的情感影响。在健康和临床人中,来自于自我报告测量、神经影像学标记以及心理生理的研究都证明是分离式重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一个典型的分离式认知重评情绪调节需要经过自我投射、刺激感知、解释和情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计划组织、学生实践参与、通过旅行的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校外实践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是创新的教育形式,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实践参与等能力。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随着《意见》的提出,研学旅行从政策上被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兼具实践性与开放性的新课程特点,研学旅行已然成为当下教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努力信念、坚毅性等成长型思维因素。成长型思维水平更高的大学生更有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与挫折,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和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在遇到挫折后快速适应并且寻找新的努力方向,直至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但是,大学生成长发展容易受到多方面影响,他们在面临学业、生活当中的问题时表现出不自信、不能成熟看待和处理问题等,导致了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剥夺了人性并被当作商品对待时,客体化就发生了。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性客体化作为性别压迫的一种表现形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为了了解社会文化和心理风险因素如何共同对女性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Fredrickson和Roberts在1997年提出了客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不断经历的性客体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个体内化,从而导致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是观察者对自我看法的内在化,其主要特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关注的核心。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明确了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建设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而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技能中的重点,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师范生该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传统的培养过程有着诸多局限,因此培养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影响着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变化,信息技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己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智能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革新,使人类社会面临着由“工业时代”向“智能时代”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智能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运行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本主义教学范式开始取代文本主义教学范式成为教学领域的主流价值取向。其中,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使得其更容易受到智能时代价值理念的影响,这也成为其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