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3/ST2和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及其机制的探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 injury,AKI)是住院患儿尤其是重症患儿常见的疾病,和患儿的病死率增高明显相关[1]。AKI的病死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与无法早期识别并靶向特定发病机制的精准治疗有关[2]。积极探寻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并从中寻找能够早期识别AKI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及时治疗,从而减少AKI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早期准确地识别AKI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3-5]。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新生儿和儿童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的研究。在通过Liqui Chip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与炎症损伤密切相关的因子时,我们发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大鼠的血清和肾组织中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2)明显升高。IL-33是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家族的成员,它的特异性受体是肿瘤发生抑制蛋白2(suppression oftumorigenicity2,ST2)。作为IL-1受体家族成员,ST2主要有膜结合形式(ST2L)和可溶性(sST2)亚型。在组织损伤后,IL-33通过结合ST2L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而sST2与IL-33结合后,可拮抗IL-33的作用[6]。研究显示,IL-33和ST2在多种肾脏疾病模型中的表达均升高[7,8]。然而迄今为止尚无IL-33、sST2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研究。故我们拟通过单中心和多中心临床研究,分析血IL-33、sST2水平与重症儿童AKI的关系,探究血IL-33、sST2水平对重症儿童AKI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作为细胞周期阻滞蛋白,TIMP-2在肾脏缺血或炎症损伤早期即参与肾小管上皮细胞G1周期阻滞[5]。针对成人的研究显示,尿TIMP-2与同为细胞周期阻滞蛋白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7,IGFBP-7)的联合应用(尿[TIMP-2]·[IGFBP-7])是诊断AKI或重度AKI的敏感指标[9-11]。但在新生儿中,缺乏证据证实这些生物标志物与AKI之间的关联。由于围生期缺氧室息、感染等因素的影响,重症新生儿较儿童更容易发生AKI,且新生儿AKI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儿童。然而与儿童使用的诊断标准相比,新生儿AKI的诊断更具有挑战性。为此,通过针对重症新生儿建立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我们分析尿TIMP-2、IGFBP-7及[TIMP-2]·[IGFBP-7]水平与AKI、重度AKI的相关性,并探究这些生物标志物在重症新生儿AKI诊断中的意义。通过第一部分的临床研究我们发现血sST2水平和重症儿童肾损伤的发生显著相关。但IL-33/ST2在肾损伤中如何被调控的研究目前极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AKI的病理生理基础[12]。多种细胞损伤、死亡途径涉及其中,包括自噬、凋亡、坏死、焦亡和铁死亡等[13,14]。铁死亡是近些年被提出来的一种铁依赖性调节性死亡[15]。有研究显示,相较其他死亡模式,铁死亡多表现为线粒体萎缩、膜密度凝聚和线粒体嵴的减少,在肾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6]。然而针对铁死亡在肾损伤进展中的作用机制鲜有报道。炎症反应是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重要环节。研究证实在损伤和炎症打击时,IL-33靶向结合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表面的ST2L,诱导髓样分化分子、IL-1相关蛋白激酶等聚集,进一步激活下游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6]。铁死亡是否通过介导IL-33/ST2调控肾损伤,目前未见报道。我们设想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IL-33表达上调,IL-33通过与ST2L结合,激活下游NF-κB,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炎症性损伤,进而加重肾损伤。因此,第二部分我们主要探讨铁死亡、IL-33/ST2在急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及相关分子机制。通过以上两部分研究,我们旨在探究AKI相关标志物,并分析涉及其中的机制。为儿童AKI的诊疗提供新的切入点。第一部分儿童急性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一、血sST2和重症儿童急性肾损伤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目的:通过单中心和多中心临床前瞻性研究,分析血sST2 水平和AKI及预后的相关性;探究血sST2对重症儿童AKI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1)参与机构:单中心临床研究:研究人群: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PICU)的患者。研究时间: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02 月。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人群: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徐州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研究时间:2020年9月至2021年02月。(2)统计指标: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住PICU期间患儿的临床资料;住PICU期间治疗用药情况以及疾病的转归。(3)样本的收集和检测:单中心研究收集患儿住PICU前5天每日的血标本,多中心研究收集患儿住PICU第1天血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标本中IL-33、sST2的浓度。(4)分组:根据住PICU期间患者是否发生AKI将其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脓毒症将其分为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epsis associated AKI,SA-AKI)将其分为非脓毒症非AKI的对照组、脓毒症组、AKI组和SA-AKI组;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5)分析:通过单中心研究,比较不同时间点血sST2的水平,分析入PICU前5日以及5日内最大的血sST2 水平和AKI、脓毒症以及病死率的相关性。多中心研究检测入PICU第1日的血sST2水平,进一步探究验证血sST2水平和AKI、SA-AKI及预后的相关性。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血sST2水平与重症儿童临床各指标的线性关系;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血sST2水平与AKI、脓毒症和死亡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评估血sST2对重症儿童AKI、SA-AKI的诊断价值及预后判断价值。结果:1.单中心临床研究(1)共纳入159例患者,其中发生AKI29例(18.2%),脓毒症67例(42.1%),死亡27例(17.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sST2水平与AKI、脓毒症和死亡有相关性。(2)与非AKI组比较,AKI组患儿各时间点血sST2水平均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sST2水平和AKI显著相关。不同时间点血sST2水平鉴别AKI与非AKI的AUC值无统计学差异。第1天血sST2水平鉴别AKI与非AKI的AUC值是0.812,为5天中最大。下一步多中心研究检测入PICU第1天的血sST2水平进行分析。(3)除了第5日,脓毒症组患儿血sST2水平均高于非脓毒症组。血sST2水平对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的鉴别效能较低,第1天血sST2鉴别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的AUC值为0.691。因研究显示血sST2水平和AKI、脓毒症均有相关性,下一步多中心研究拟分析血sST2水平和SA-AKI的相关性。2.多中心临床研究(1)共纳入852例患者,其中发生AKI90例(10.6%),脓毒症131例(15.4%),死亡71例(8.3%),SA-AKI34例(4.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sST2水平和体重、PRISM Ⅲ评分、脓毒症和AKI相关。(2)AKI组血sST2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sST2水平和AKI显著相关。在重症儿童中,血sST2鉴别AKI与非AKI的AUC值为 0.811(95%CI:0.764-0.859,P<0.001),当血 sST2 取截断值为 111.0 ng/mL 时,其鉴别AKI与非AKI的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67.8%。(3)脓毒症组血sST2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sST2水平和脓毒症显著相关。在重症儿童中,血sST2鉴别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的AUC 值为 0.733(95%CI:0.685-0.780,P<0.001),当血 sST2 取截断值为 142.7ng/mL时,其鉴别脓毒症与非脓毒症的灵敏度为63.4%,特异度为72.1%。(4)SA-AKI组患儿血sST2水平较其他三组(非脓毒症非AKI的对照组、单纯脓毒症组、单纯AKI组)明显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sST2水平与SA-AKI显著相关。在重症儿童中,血sST2鉴别SA-AKI的AUC值为0.885(95%CI:0.828-0.943,P<0.001),当血 sST2 取截断值为 258.4 ng/mL 时,其鉴别 SA-AKI 的灵敏度为79.4%,特异度为82.9%。(5)死亡组患儿血sST2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二元回归分析显示,血sST2水平和患儿死亡有相关性;然而在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血sST2水平和死亡无相关性。结论:血sST2水平和重症儿童AKI、SA-AKI在校正体重和疾病严重程度后依然显著相关。在重症儿童中,血sST2对AKI与非AKI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对SA-AKI具有更好的鉴别价值。二、尿TIMP-2、IGFBP-7和重症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分析目的:探讨尿 TIMP-2、IGFBP-7 及[TIMP-2]·[IGFBP-7]水平与 AKI、重度 AKI 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生物标志物对重症新生儿AKI、重度AKI的诊断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 care unit,NICU)在2016年7月至10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新生儿。(2)统计指标:①临床基本情况;②母亲孕期和围生期情况;③住NICU期间治疗用药情况。(3)样本的收集:在入NICU 24小时内收集首次尿液样本,其后每48-72小时收集一次尿液样本。通过ELISA测定尿TIMP-2、IGFBP-7的水平。(4)新生儿AKI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即可诊断①新生儿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Neonatal 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的血肌酐(serum creatine,sCr)标准:sCr 48 小时内升高≥0.3 mg/dL 或 7天内升至基线值的1.5倍以上[66]。血肌酐基线值定义为既往最低血肌酐值;②sCr>1.2 mg/dL[67]。(5)分组:根据患者AKI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非AKI组,轻度AKI组和重度AKI组。将新生儿KDIGO 1期定义为轻度AKI;将新生儿KDIGO 2期和3期定义为重度AKI。(6)分析:我们检测了入NICU后2周内收集的所有尿标本中的TIMP-2、IGFBP-7和Cr的浓度,并对AKI患儿在确诊AKI前0-5天采集的尿液样本以及非AKI患儿入NICU后两周内随机采集的尿液样本中的尿TIMP-2、尿IGFBP7和尿[TIMP-2]·[IGFBP-7]水平进行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校正各因素后,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各指标和AKI及重度AKI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及AUC值评价各指标对AKI或重度AKI的鉴别价值。结果:(1)237患者中发生AKI20例(8.4%),其中重度AKI9例(3.8%)。非AKI组尿IGFBP-7水平明显低于轻度和重度AKI组;而尿[TIMP-2]·[IGFBP-7]水平在重度AKI组最高。(2)尿IGFBP-7水平和AKI存在相关性,尿[TIMP-2]·[IGFBP-7]水平与重度AKI有明显的相关性。在重症新生儿中,尿[TIMP-2]·[IGFBP-7]鉴别重度AKI与非重度AKI的AUC值为0.71,在最佳临界值为0.045(ng/mL)2/1000时,其鉴别重度AKI与非重度AKI的灵敏度为88.9%,特异度为50.9%。结论:在重症新生儿中,联合应用尿TIMP-2和IGFBP-7对重度AKI具有较好的鉴别价值。第二部分IL-33/ST2在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表达及机制的初步探讨目的: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IL-33/ST2的表达以及铁死亡、IL-33/ST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1)建立大鼠肾IRI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手术组大鼠缺血45分钟后再灌注,在再灌注不同时间点(IRI 1h,IRI3,IRI6h和IRI24h)留取大鼠血清和肾组织。分别检测各组血肌酐水平并观察肾脏病理改变。(2)IRI不同时间点细胞因子的表达:应用Liqui Chip液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AKI相关的细胞因子在大鼠血清中的表达。(3)研究IL-33、ST2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表达:建模后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中IL-33、ST2蛋白的表达水平,利用ELISA技术检测大鼠血清中IL-33、sST2的浓度。(4)验证IRI时肾脏发生铁死亡和脂质过氧化: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4,ACSL4)、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s4,Gpx4)、4-羟基壬烯酸(4-hydroxy-nonanoicacid,4HNE)的表达水平。通过电镜观察肾脏是否发生铁死亡形态的改变。并检测肾组织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水平。(5)研究铁死亡诱导剂、抑制剂对IRI肾损伤的影响:分别给予大鼠铁死亡诱导剂RSL3((1S,3 R)-RSL3)或铁死亡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1-cysteine,NAC)预处理,24小时后建立IRI24h模型。检测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和铁死亡指标的变化。(6)研究IRI时铁死亡诱导剂、抑制剂对IL-33、ST2的影响:分别给予RSL3或NAC预处理,24小时后建立IRI24h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IL-33和ST2蛋白的表达,通过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IL-33和sST2的水平。(7)探究铁死亡诱导剂、抑制剂对肾脏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给予RSL3或NAC预处理,24小时后建立IRI24h模型。检测肾组织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1)成功建立大鼠肾IRI模型。与对照组比较,IRI1h血肌酐开始升高,IRI24h血肌酐达高峰;此时病理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明显,刷状缘消失。(2)血清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IRI 3h大鼠血清中IL-33、趋化因子CXCL5(CXC chemokine Ligand-5,CXCL5)、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 5,IL-5)的表达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IL-33、ST2的动态表达:IRI 1h,肾脏完整形式的full length IL-33蛋白表达增高;IRI24h,肾脏裂解形式的cleavedIL-33蛋白表达升高。IRI不同时间点肾脏ST2L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变化。IRI 24h,血清中IL-33和sST2的水平明显升高。(4)铁死亡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肾脏4HNE和LPO在IRI3h表达升高,Gpx4蛋白在IRI 6h表达下降,ACSL4蛋白在IRI 24h表达升高。IRI 24h电镜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固缩、密度加深,发生铁死亡形态改变。(5)RSL3预处理后,IRI24h肾脏ACSL4、LPO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加剧,局部渗血,细胞核脱落更明显。NAC预处理组与之相反。(6)RSL3预处理后,IRI 24h肾脏完整形式IL-33、裂解形式IL-33和ST2L蛋白的表达均增加,血清中IL-33、sST2的水平升高。NAC预处理组后,IRI 24h肾脏完整形式IL-33蛋白表达升高,裂解形式IL-33和ST2L蛋白的表达降低;血清中IL-33、sST2的水平降低。(7)IRI24h,肾脏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升高;RSL3预处理后,IRI24h肾脏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升高;NAC预处理后,IRI 24h肾脏磷酸化NF-κB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铁死亡,肾组织IL-33和NF-κB蛋白的表达升高,血清中IL-33和sST2的水平升高。铁死亡诱导剂可上调IL-33、ST2和NF-κB蛋白的表达,致肾组织损伤加重。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溶瘤多肽LTX-315对耐药卵巢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目的:明确溶瘤多肽LTX-315对卵巢癌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研究该多肽对耐药卵巢癌细胞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溶瘤多肽LTX-315处理卵巢癌细胞株SKOV3和A2780,CCK-8实验评价细胞活性,同时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Transwell实验评价细胞迁移和细胞侵袭;Annexin V-PI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
学位
微生物碳酸盐岩是微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不仅受控于微生物群落的发育情况,也受海洋后生动物多样性、古海水饱和度、古环境和古气候的影响。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和泥盆纪末Hangenberg两次灭绝事件中,古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绝灭,造成后生动物格架礁的彻底瓦解,这为微生物碳酸盐岩在早石炭世的繁盛创造了有利条件。纵观全球石炭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发展和演化,其表现出明显的二分性:早石炭世微生物碳酸
学位
随着传感器、物联网和位置社交网络等技术的成熟应用,跨领域的城市计算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POI服务设施的选址规划是城市计算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选址能为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便利,提高POI设施的服务效率,还能缓解城市的交通和环境等压力。在城市化的持续进程中,城市各区域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差异,识别不同区域内各类POI设施的缺失或不足情况,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然而,当前设施的选址推荐和区域需求预测
学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性血管性水肿的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两组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消肿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E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效果好。
期刊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常见新生儿严重肠道感染疾病之一,促炎反应失调是重要的疾病机制。巨噬细胞是肠道炎症反应调控的关键枢纽,与多种疾病中发生组织免疫损伤有关,现有研究也认为巨噬细胞与NEC肠道上皮免疫损伤存在相关性;此外,有研究表明肠道巨噬细胞可调控潘氏细胞维持肠道干细胞功能,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更新与修复。这两种结论揭示了 NEC肠道巨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脑卒中(Stroke)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是世界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其中由脑缺血引发的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以溶栓和血管内手术恢复血流为主。但是这些方法存在着治疗时间窗短暂和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故临床应用受限。虽然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复杂,但围绕神经元存活是目前国内外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新手段的焦点。神经元的存活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的维持对
学位
硫化锌矿浸出渣中有价元素丰富,是重要的二次资源,但因其性质、结构极为复杂,实践中分选回收效率往往较低。深入研究浸出渣工艺矿物学性质对其高效回收具有重的理论价值。对内蒙古某中大型锌冶炼厂的氧压锌浸出渣进行了深入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锌浸出渣含硫44.33%、铅2.65%、锌4.24%、银192 g/t,主要有用矿物为单质硫(硫磺)、闪锌矿、铅矾等,银可能主要赋存于含铅矿物中;含有近20%的可溶
期刊
第一部分 抗磷脂抗体在增生性和膜性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作用目的:抗磷脂抗体(aPLs)是一组以磷脂和/或磷脂结合蛋白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总称,以往认为抗磷脂综合征肾病(APSN)是抗磷脂抗体肾损伤最主要的形式,实质为非炎症性血栓性血管病,但aPLs在肾小球的免疫性相关炎症性损伤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研究。而狼疮性肾炎(LN)是典型自身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本研究以其为研究对象,探讨aPL是否在自身免疫性炎症损
学位
<正>肠内营养是目前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营养方式。主要是指为一些存在消化功能障碍并且不能正常膳食的患者实施口服或管饲途径营养素的方法。营养素组成的营养液通过肠内营养的方式注入患者的胃肠道。肠内营养的重要性营养是患者在患病后身体康复的最基本的条件。肠内营养能够提供机体基础所需,同时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患者改善消化道结构。在进行营养支持后,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期刊
本课题包括三个部分:(1)超声造影成像及组织病理学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研究;(2)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3)心血管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研究。第一部分 超声造影成像及组织病理学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超声造影评估具有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指征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