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气吸式排种系统防尘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在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课题编号:CARS-0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21YFD2000401)支持下进行的。为解决气吸式排种系统在免耕播种机作业时,因吸入粉尘所导致的吸种困难、播种质量降低、可靠性下降等问题,基于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气吸式排种系统防尘技术方法,设计了一种防尘式气吸排种系统。应用理论分析、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和田间试验等方法,探明了作业粉尘分布规律,研制了防尘式气吸排种系统关键部件,并实施了田间验证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粉尘成分与相关物性参数测定。以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作业粉尘为对象,通过田间粉尘收集和测定试验,得到了粉尘成分、含量、含水率、形状及尺寸、摩擦因数、碰撞恢复因数、泊松比和剪切模量等物性参数。(2)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高速作业粉尘分布规律研究。以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粉尘飘移运动学模型,明确影响粉尘分布规律的关键因素,基于作业粉尘物性参数测定结果,构建CFD-DEM耦合数值仿真模型,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风向角和风速为试验因素,粉尘浓度为评价指标,选取作业速度为7.2-10.8 km/h,依据东北黑土区玉米播种期自然风统计结果,选取风向角为0°-213.75°,风速为1-11.1 m/s,实施了虚拟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粉尘浓度均具有极显著影响,影响主次顺序为风速、风向角、作业速度;粉尘主要分布区域为免耕播种机左右侧和播种单体周围,次要分布区域为免耕播种机前方、播种单体上方和种床整备装置上方;最小粉尘浓度分布空间为种床整备装置上区。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似度大于91.4%,证明仿真试验结果可信。(3)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气吸式排种系统防尘技术方案及配套装置设计。基于原茬地免耕覆秸精播机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气吸式排种系统防尘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防尘式气吸排种系统,阐明其设计原则、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该系统中的关键结构和零部件进行了设计。改进气吸式排种器进气口为外径50 mm,内径48 mm的圆筒形进气口,完成负压风机选型,设计滤清器安装位置为种床整备装置上区,选型滤清器型号为离心式+油浴式滤清器,设计进气管道尺寸为内径52 mm,长1500 mm。(4)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完成了防尘式气吸排种系统试验样机的加工制造。应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作业速度、清秸刀齿转速、秸秆覆盖量为试验因素,以防尘效率和粒距合格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防尘效率影响主次顺序为秸秆覆盖量、清秸刀齿转速、作业速度,对粒距合格指数影响主次顺序为作业速度、清秸刀齿转速、秸秆覆盖量;在优化参数组合为:作业速度7.2-8.55 km/h、清秸刀齿转速400-476.22 r/min、秸秆覆盖量1.96 kg/m~2时,防尘效率大于94%,粒距合格指数大于80%;以该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小于3.80%,优化试验结果可信,满足国家标准和设计原则。对优化后的防尘式气吸排种系统进行作业时间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以作业时间为单因素变量,以防尘效率、进气负压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业时间对防尘效率和进气负压具有极显著影响,其中防尘效率和作业时间呈自然对数函数关系,进气负压和作业时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当作业时间超过35.2 h,粉尘对气吸式排种系统内部零部件磨损加剧,建议清理积尘;当作业时间超过193.9 h,进气负压无法满足正常排种需要,务必清理积尘。
其他文献
为揭示东北黑土区玉米地土壤养分、玉米生长生理指标、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对秸秆覆盖及施肥的响应机制,雨养农业背景下,以黑龙江省玉米地作为研究对象,设常规施肥无覆盖(CK)、0.5倍秸秆覆盖80%施肥量(LM1)、0.5倍秸秆覆盖100%施肥量(CM1)、0.5倍秸秆覆盖120%施肥量(HM1)、1.0倍秸秆覆盖80%施肥量(LM2)、1.0倍秸秆覆盖100%施肥量(CM2)、1.0倍秸秆覆盖120%施肥
学位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在中国的不同生态区内均有种植,各个区域的马铃薯种植季节与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品种的光照适应性是限制其推广区域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南方冬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要求具备较好的耐弱光特性;西南混作区的间套作和中原二作区的设施栽培,也对品种的耐弱光特性有所要求;而在北方一作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则对光照强度基本无特殊要求。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设计,比较了12个马铃薯品种在3个遮光处理
学位
原生质体是去除细胞壁后形成的只由质膜包裹的“裸露细胞”,是进行基因瞬时表达、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互作等研究的理想材料,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是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细胞的异质性因细胞周期、细胞微环境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而不同,异质性的存在会导致不同器官的细胞群体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大豆不同器官原生质体为载体,开展基因功能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原生质体产量、活力、畸形率及细胞碎片数为评价指标
学位
我国是粮食产量大国,原粮一般指未经加工过的粮食总称。原粮包装是将收获后的原粮完整高效地自动装袋封装,以满足后续原粮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需要。原粮一般利用原粮包装机械,通过套袋、夹袋与撑袋、充填物料、输送封口等工序实现包装。但东北寒区原粮收获期天气寒冷、冬季时间长,原粮包装机撑夹袋机构的夹袋机构与撑袋机构分别由不同气缸驱动使同步难、效率低,特别是包装期因气温低导致气动系统易结露及工作环境粉尘较大
学位
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急需开发清洁生物质可再生替代能源。而通过热解将生物质废弃物转化成生物炭是一条高附加值的资源化途径。但仅通过热解制备的生物炭比表面积有限,孔径分布单一,导致其应用潜力受到限制。而模板法是一种将模板剂与生物质原料共热解,并在之后的高温焙烧环节中发挥模板效应,促进丰富孔结构形成的方法,应用模板法能够有效控制生物炭孔径尺寸分布。但模板物的作用效果受模板物来源、生物质原料成分和相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稻米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稻米农产品供应链出现了许多新的模式,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且供应链成员间关系较为复杂,供应链各成员各自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既是相互依存的经济共同体也存在利益冲突,为了促进其可持续稳定发展,提升稻米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其供应链成员利益分配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结合我国稻米农产品供应链发展实际情
学位
本文以廉价易得的煤为前驱体,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系统地研究矿物质和制备工艺条件对煤基活性炭微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活化剂用量及活化温度显著影响活性炭的微结构和灰分。以无烟煤为前驱体制备活性炭,当碱煤比由1增大到3.5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中孔率分别由1397 m~2g-1、0.556 cm~3g-1、6.3%升高
学位
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枯竭,日益突出的气候变化,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领域。生物质是唯一能够直接转化为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利用既可以弥补低碳能源的需求,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技术发展与国外相关领域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排出物污染相对较大、生物质转化率低等问题,催化转化因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及可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往的研究是通过负载金属
学位
随着我国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正向着大型、宽幅、高效的趋势发展,大中型免耕播种装备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符合北方地区免耕作业的农艺要求,还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但其幅宽大、重量大导致运输困难,使用现有技术方案难以实现作业状态和运输状态转换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实际应用广泛的中型免耕覆秸垄作玉米播种机为研究对象,将前置式作业与运输的地轮技术方案应用于中型免耕覆秸垄作玉米播种机,并装载液压系统、传动
学位
耕地是土地中的精华,为粮食生产之根本。耕地细碎化是与规模经营相悖的土地利用格局,是众多农业欠发达国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即使是人均耕地面积较高的东北地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耕地细碎化问题,影响农业规模经营。2023年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即将启动,届时需对耕地权属做出适度调整。黑龙江拜泉县位于肥沃的黑土区,但低山浅丘地貌区比重较高,在农村土地二轮承包中,该县户均耕作地块数量较多、单个地块规模较小,存在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