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结构类文化遗产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43grfd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遗存至今的大量文物古迹,形象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成为人们认识历史的物质的信息载体,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其中很多又是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共同体。随着越来越多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文化遗产将会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由于绝大部分文化遗产在建造之初未过多考虑其抗灾能力,加之存世时间较长,后期保护不当,许多构件的机能已部分或全部丧失。所以它们的抗灾能力较差,一旦发生灾害,文化遗产的灾害后果将十分严重。   本文在分析石结构文化遗产的抗震性能的基础上,从评估方法的经济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角度,重点研究石结构文化遗产的地震易损性和地震损失。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   (1)阐述我国石结构文化遗产所面临的严重地震灾害威胁,指出了石结构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在总结分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价值认知等相关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石结构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的不足之处,阐明了本文的立题出发点和研究意义,并提出用量化的方法计算文化遗产地震风险的思路。   (2)梳理国内外对文化遗产的界定,并分析其较一般事物不具备的特征;分析和阐述风险评价及其相关理论;确立石结构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的目的和原则,初步建立石结构文化遗产灾害风险评估的框架模型和流程,并归纳风险评估常用方法。   (3)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分析石结构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归纳价值评估常用方法和文化遗产价值适用评估方法,最后建立石结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数学模型,并初步构建石结构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4)总结目前常用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和石材主要力学性质;研究石结构文化遗产的震害特征和抗震性能;建立石结构文化遗产地震易损性分析的数学模型,确定震害因子及其取值,建立石结构(石塔)文化遗产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总结石结构文化遗产地震损失特点,并建立相关数学计算模型。   (5)建立石结构文化遗产地震风险评估数学分析模型;介绍风险等级常用划分方法;建立石结构文化遗产地震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收集整理我国石塔、石桥和石刻等石结构文化遗产基础资料,计算出我国石塔地震风险值,并将其可视化;分别介绍降低石结构文化遗产地震风险的常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其他文献
矿山地下采矿一般都是由浅部往深部推进的,由于矿体赋存以及开采历史等原因,我国的许多矿山早期浅部开采在覆盖层内遗留了大量的采空区,限于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有关这些采空区的
高压喷射钻井是近些年兴起的加快钻井速度的新工艺,正确的认识与使用高压喷射钻井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从而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此技术的发展,其理
陆地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海洋油气资源尤其是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更加重要。作为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主力军,深水浮式平台开始遍及全球各个深海区域,其锚泊系统及其锚泊基础成
饮用水水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饮用水生物稳定性问题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虽然已有许多针对常规处理工艺的生物稳定性研究,但是对于超滤工艺来说,目前还不
油气井管柱工作在狭长的井筒内,井内充满各种流体,管柱在不断的运动与变形中,其受力状态非常复杂,这一点在当前油气勘探、开发中常见的各种复杂结构的水平井,深井中尤其明显
建筑结构在强烈的地震作用下会进入非线性反应阶段。因此研究结构体系在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特性是地震工程学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是全面掌握地震动内在属性和规律
研究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十分必要,它能考虑边坡的三维空间特性对边坡稳定安全性的影响,更加真实地反映边坡的实际形态。研究表明,常见的三维边坡稳定分析程序大多都做了一定
索膜结构以其轻质高强且可以跨越较大的跨度而应用越来越多,但目前对膜材料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尚少,特别是关于常用膜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如经纬向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泊
在多年冻土地区修筑路基,显著地改变了多年冻土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条件和水热输运过程,引起路基下多年冻土状态变化,进而影响冻土路基的长期稳定性。综合采用高密度电法监测、土
拟建铁路大理至瑞丽线的高黎贡山隧道全线设计长度34.540 Km,将成为世界第七长大隧道。高黎贡山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具有“三高”(高地震烈度、高地应力、高地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