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和康有为对孟子解释之比较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孟子在儒家学说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内孟子的研究概况,说明以孟子为研究对象的理由,然后通过康有为和朱熹对孟子解释的比较,来分析此二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氛围以及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之中,如何借助于解读孟子,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意图。
   从本论文朱子与康有为对孟子解释的比较可以看出,朱子的孟子解释融合开新与守旧于一炉而冶之。其在注释经典时建立起以“理”为中心的哲学体系,为旧瓶注入新酒,最可反映中国思想家守先以待后、继往而开来的特质。朱子在对孟学的解释之中努力融会“四书”的思想成为一圆融的体系,使之成为取代“五经”权威的思想基础,为此下七百年的儒学思想发展决定基本方向,为功厥伟。
   而康有为的《孟子微》则以解释《孟子》为契机,呼应时代,吸纳“西学”,既努力尝试复归原典,更积极致力于哲学创新,“烈山泽以辟新局”,引领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冲出封建循环怪圈而迈向近代,在古今递嬗的转折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1926—1984),法国后现代思潮的代表人物,作为法兰西新尼采哲学的旗手,福柯以自身的销魂实验和哲学探索沿着尼采的道路,对于自身关怀并关注的主体与权力进行了批判式的解构,他绝非纯哲学式的探索涉及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并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的权力理论观局限于国家政治领域,并长期在人们的视野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福柯的微观
学位
苏格兰启蒙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把早期英格兰启蒙哲学和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启蒙哲学连成一个整体。1725年,弗兰西斯·哈奇森发表《关于我们的美和善观念的起源研究》一书,这一年后来通常被视为苏格兰启蒙哲学的开端,而1856年威廉·汉密尔顿的去世则标志着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的苏格兰启蒙哲学基本结束。  作为苏格兰哲学的先驱者,哈奇森的主要影响在于他把“人性”确立为哲学研究的主题,发展、完善了莎
学位
多准则决策是现代决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和运筹学等学科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多准则决策问题,广泛存在于工程建设、经济、管理和军事等各个领域。目前对多准则决策问题的研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偏重于数学方法的改良,在方法论层面上的探究与评析却比较少,使这种应用性强的决策方法缺乏高层次方法论支持。实际上,系统方法论与现有的决策研究范式存在对应和包含关系,但是这些关系在它们的发展过程中都
学位
本论文以沃菲尔德的管理复杂性理论研究为题,全面论述了沃菲尔德管理复杂性的思想。本文沿着基础-理论-方法-应用的思维路径展开,首先分析了复杂性的概念,明确了情景复杂性和认知复杂性的两个基本含义,指出复杂性不仅与客体有关,而且还与主体有关,情景复杂性和认知复杂性总是同时出现,是分别对客体与主体来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并在定义的基础上研究复杂性的升级问题,力求厘定复杂性的本质与状况;其次论文在对复杂性
学位
传统观点认为范畴是外界的客观实在,可以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的本质特征来加以定义,而这些特征本身也是客观实在的。认知语言学家则将范畴视作人类大脑对外界杂多经验信息归类化的结果,是主观的。  与之相似的,传统形式语义学忽视人的认知在意义形成和理解中的作用,认为意义是脱离了人的符号和外界事物镜像的对应关系。认知语言学家则对这种形式主义的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认为语词的意义来源于人类大脑对外界经验信息的加工
学位
约翰·哈森伊( John·C·Harsanyi)(1920-2000)是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1994年,他因对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的贡献同纳什(J.F.Nash)和泽尔腾(Reinhard Selten)共享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哈森伊还是当代一位著名的伦理学家,一位执著的功利主义者,一位杰出的功利主义辩护者和探索者。  国外对哈森伊的功利主义——准则功利主义方面的思想有一定的研究。目前国
学位
伴随网络对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和全方位的影响,网络活动所特有的快捷性和隐密性使得网络隐私权被侵犯的现象日益严重,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越来越紧迫地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成为科技哲学界、伦理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一方面,涉及网络隐私的伦理争议日益白热化,另一方面,关于网络隐私权的伦理规范却颇为匮乏。这一现状使得对网络隐私的伦理规范理论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我国现行的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基础比较薄弱,无法有效地适
学位
苏格拉底之死引起历史上人们持续而热烈的争论,这不仅仅是由于选择死亡的意义让人深思,更在于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令人费解。本文在参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哲学与政治的冲突为视角,展开对苏格拉底之死原因的论述,并尝试性地探索了苏格拉底之死的意义。本文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苏格拉底之死与斯芬克斯之谜。首先,介绍一些重要的哲学家对苏格拉底及其死亡的评价,有人盛赞苏格拉底人格与死亡的伟大,有人认为
学位
哥德尔在《论〈数学原理〉及有关系统中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题Ⅰ》中证明了著名的两个不完全性定理。他的两个结论深刻改变了逻辑学与数学的面貌,尤其影响了第三次数学危机以来关于数学基础的争论与研究,从而开创了现代逻辑与数学发展的新时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还引发了许多哲学上的反思,如讨论得较多的心灵与机器(计算机)的关系等等。  由于一些中文文献在阐述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过程时,对一些技术细节没有做出明确说
学位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思想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对当代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私人语言论证就是最著名的命题之一。维特根斯坦1953年出版的《哲学研究》里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私人语言论证。他认为不可能存在私人语言。私有语言的主张基于对经验和语言两方面的根本误解:一是以为经验是私有的,即只有说话者才有关于说话者内在感觉的存在和特点的知识,即对此具有完全的确定性。二是以为可以单单通过一词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