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经济发展,提出“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等重要论断。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备资源,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资源存量的主体。但我国重点国有林区自身的经济基础薄弱,“资源诅咒”现象凸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制约着林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两座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发挥再造生态环境新优势,用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为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制定新举措、闯出新路子。将重点国有林区资源优势、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就要不断拓宽经济发展新视野,挖掘自然资源禀赋的重要优势。在全面停伐的政策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的发展面临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双重任务,如何使环境资源成为重点国有林区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如何为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生态公共产品,如何成功挖掘社会发展需要的环境资源等生态服务优势,如何实现重要国有林区的后发优势,是重点国有林区现在和未来应该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重点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共词分析,用可视化的手段把握国内外后发优势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动态,为研究现实问题理清学理脉络。结合调查分析重点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现状,运用德尔菲法、灰色关联法、耦合协调度法和模拟仿真方法,采用个性研究与共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路径,深入研究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动力演化和进程,建立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动态仿真模型。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子机制。首先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支持、政策扶持四类发展潜力要素构成的指标重要性排序,建立了后发优势实现的资源机制,最终得出重点国有林区是具备后发潜力的优势,由此验证了落后与发展共存的客观共生性理论;其次是把资源、经济、社会、政策四个影响因素引入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概念模型中,在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潜力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后发优势的“追赶假说”提出假设,通过采集指标数据情况以及参考学者相关研究成果,对影响因素相互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各指标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使用统计软件,对实现后发优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理进行论证,构建了后发优势实现的协调机制;最后是在后发优势理论的替代性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动力机制,通过尝试建构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勾画出系统整体因果图及各子系统因果图和流程图,通过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发展关系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用VENSIM系统仿真法预测了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方案选择,描述了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的动力演化过程。在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三个子机制建构基础上,又深入探讨如何保障子机制的协同运行,提出建立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的保障体系,通过对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机制进行结构分析,研究阐释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的构成要素、运行过程、模式选择、动力保障和机制运行,着力从资源禀赋利用转化传导、技术创新动能注入、制度创新驱动牵引、资本积累动力保障、多元主体功能耦合等方面,揭示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机制的保障路径,并对重点国有林区实现其后发优势和林区改革发展提供应用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在资源机制中经过评价确定的后发优势指标中,重点国有林区占优势的指标是经济指标,尤其是林业第三产业经济发展指标;在协调机制灰色关联度的分析中得出重点国有林区第三产业在后发优势总体评价中贡献度最高,林业经济产值的增长是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第三产业产值不断提高,能够成为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的关键要素;政策对重点国有林区的作用在协调机制耦合研究中已经充分体现了其重要性,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支持系统都与国家政策扶持的耦合性优良,对重点国有林区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林区社会的和谐发展大有裨益;投资对保护生态的作用日益彰显,对林业基础建设有保障、对林下经济有促进,因此政府要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大力开展生态资源的保护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本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于资源机制、协调机制、动力机制三个子机制的研究使用统计年鉴和其他客观数据,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由“潜在”到“现实”的可能性。通过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验证了部分假设,为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的实现提供机制构建的可靠基础。论文既研究了重点国有林区后发优势实现机制“是什么”,又分析了“机制怎样构建”,探讨了“机制如何发挥作用”,系统谋划研究出全文的理论框架、机制结构和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为重点国有林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我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点国有林区的价值贡献。
其他文献
在植物整个生活史中,种子萌发后的幼苗形态建成过程对后续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目前,人们对幼苗形态建成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挖掘关键的调控因子与解析调控机制。代谢产物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幼苗形态建成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合成、积累及功能却知之甚少。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抗癌植物药源之一,它除了特异合成的萜类吲哚类生物碱(T
学位
土壤盐渍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限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盐逆境引发渗透胁迫、离子毒害以及氧化胁迫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子叶是植物种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种子萌发与幼苗发育初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叶具有营养贮藏、发育调控、光合同化等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因此,其对种子萌发、幼苗形成以及植物生活史的完成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蓖麻(Ricinus communis)为大戟科蓖麻属植物,是世界十大油
学位
人工混交林可以根据当前社会需求提供多种林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适应性。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东北地区主要的造林树种,水曲柳是东北三大硬阔树种之一,两树种混交的适宜性已经被广大学者和基层单位的认可,长白落叶松和水曲柳混交林正在东北地区大力发展。针对两个树种开展基础模型的研究可以定量模
学位
随着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严峻的影响,国际社会开启了全球气候治理谈判。中国作为有担当的发展中大国也积极推出相应举措,2000年左右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并于2020年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植被净固碳量,可以用来表征植被生长抵消人为碳排放量的潜力,在维持生态系统碳平衡、调节碳循环、评估碳收支中
学位
有机农业处于可持续农业运动的前沿,由于对无害营养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有机农业全世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获得信贷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巴基斯坦的有机生产者却在获得资贷方面不断地面临着严重问题,种植有机作物的农户很难获得资金来支持他们的生意。这不仅影响到有机食品业务的可持续性,也威胁到小规模农户的生计。通常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根据高低风险农户分类进而改变银行利率高低
学位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系菊科(Asteraceae)蒿属(Artemisia)的一年生草本,其叶表面的腺毛中含有抗疟药物——青蒿素(ART)。为了实现黄花蒿中有效成分的高值化加工和利用,本论文从黄花蒿中高效提取青蒿素,利用超声载药法构建了口服果胶-酪蛋白胶束(PC)负载青蒿素药物递送系统(PC-ART)和PC负载青蒿琥酯(AS)药物递送系统(PC-AS),在对二者进行表征时
学位
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是典型的森林依赖地区,与其他资源型城市相类似,“资源诅咒”也成为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无法绕过的话题,当地居民的生计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但以往的研究普遍以静态分析为主,鲜有涉及职工家庭生计系统的动态、对比研究。同时研究内容以职工家庭的收入、就业、社会保障等具体事项为主,鲜有研究职工家庭生计系统的适应、恢复能力。因此,本研究将生计恢复力引入到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系统的
学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植被覆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到城市化的稳定性和质量水平。但植被资源的长期过渡消耗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尽管,一系列国土绿化保护与建设措施有效遏制了植被资源枯竭,但是,植被的自然属性决定植被资源恢复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彻底解决植被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将
学位
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原则和基本方略,要求林业承担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夯实生态根基的伟大使命。森林能够为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林业发展方式已从追求经济效益转向生态效益,步入生态建设为主时期。由于公共产品、外部性等原因造成的市场失灵,森林更多的是以非市场化的方式对人类福祉作出贡献,长期缺乏科学的价值评估。传统的森林资源核算体系对
学位
林业经济增长是林业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有效推动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产业经济增长一直是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核心问题。随着“天保工程”、全面禁伐等林业政策的实施,林木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以木质林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发生深刻变革,以非木质林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林业产业布局尚未形成,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国有林区长期存在的体制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