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的极性改性

来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向聚烯烃中引入极性基团可以改善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黏着性、可印染性和与其他极性聚合物的相容性。然而,对于大多数催化剂来说直接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是非常困难的。在本论文中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种“聚烯烃中间体”,然后利用各种化学反应,将极性基团及聚合片断引入到非极性聚烯烃中。   1.利用傅-克酰基化反应将羧酸这种强极性基团引入到乙烯与烯丙基苯共聚物当中,并且没有明显的降解和交联副反应发生。在最优条件下,所有的苯环都能被各种酸干所酰化。核磁表明酰化反应均发生在苯环的对位。DSC研究表明,酰化共聚物的熔点随着酰化程度的提高呈现出一种先缓慢降低后明显升高的现象。   2.利用氯磺化然后水解磺酰氯基团的方法将强极性基团磺酸基引入到乙烯与烯丙基苯共聚物中,并且没有明显的降解和交联副反应发生。磺化程度可以通过简单的调节悬挂苯环和加入氯磺酸的量而得到控制。核磁表明氯磺化反应均发生在苯环的对位。随着磺化程度的提高聚合物的熔点逐渐升高。接触角测试表明,磺化后聚合物的亲润性也得到了提高。   3.利用氯磺化乙烯与烯丙基苯共聚物合成了聚乙烯多功能化大分子引发剂,然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到聚乙烯侧链。GPC结果表明随着接枝长度的增加,出峰位置向高分子量区域移动。DSC结果表明接枝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后,聚合物的熔点降低或消失,随着接枝长度的进一步增加出现了玻璃化转变峰。   4.利用氯磺化乙烯/烯丙基苯共聚物与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二异丙醇胺分别反应合成了侧链含羟基的大分子引发剂。羟基可以引发ε-己内酯开环接枝聚合,得到聚乙烯为主链聚ε-己内酯为侧链的接枝聚合物。发现羟基的引发效率接近100%。DSC结果表明聚ε-己内酯侧链破坏了聚乙烯主链的结晶性,但其自身的规整排列形成了略低于ε-己内酯均聚物的熔点。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国内外微波的发展现状和优势,选题依据和意义。第二部分研究了在微波辐射下,以芳酮醛水合物、烯胺酮、4-羟基-6-甲基-吡喃-2-酮为原料,以醋酸为溶剂,三组分一锅法高产率地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多取代吲哚衍生物。该反应操作简单,原料廉价,反应时间短等优点,彰显了微波条件下多组份反应的诸多魅力。第三部分以烯胺酮、芳醛和4-羟基-6-甲基吡喃-2-酮为原料,水为溶
期刊
DNA切割剂是当今生物医药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而人工金属核酸酶作为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类DNA切割分子,多年来一直是基因药物的研究热点。人工金属核酸酶通过进攻DNA糖环或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合作学习是进行语文学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表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通力合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取得成绩。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素质良莠不齐,导致在合作学习中出现“边缘人”现象。所谓的“边缘人”就是指那些不能融入团体合作学习中的学生,他们在小组学习中发挥不了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因此受到小组其他成员的排挤。这种情况不论是对小组学习还是对“边缘人”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
书法与绘画,是中华艺术宝库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论及书与画的关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普遍承认的是“书画同源”一说。暂且不论书画是否同源,源在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点研究课题。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光伏器件就是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众多的光伏器件中,共轭聚合物/无机纳米半导体杂化太阳能电池结合了有机共轭聚合物的柔性和无机纳米半导体相对高的电子迁移率,因而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受共轭聚合物/富勒烯衍生物体相异质结的启发,研究者将电子受体材料富勒烯衍生物替换成TiO2和ZnO等无机纳米半导体,制备了共轭聚合物/无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水溶性共轭聚合物同时具有共轭聚合物的信号放大作用和聚电解质的水溶性的特点,因此,能够实现水溶液中的检测,并为生物传感器的设计提供材料基础。而文献中报道的水溶性均具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