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应重视实践在课堂的重要作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教学设计的单一性,教师缺乏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以及灵活运用的主动性,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也不易得到课堂的真实反馈与自我反思。这种现象违背了音乐教学培养初衷,在这种普遍的教学现象出现以后,多种教学研讨方式被提倡,其中同课异构理论作为其中之一运用而生。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在目标、重难点、方法等进行构思设计,实现了课堂的灵活性与实践性,从而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音乐核心素养分为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划分为3个素养水平,有明确的素养内涵要求。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表现要素以及音乐独特美感的感悟,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艺术表现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文化理解指将音乐与生活联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人文内涵。在此次的教学研究中,三堂课紧紧围绕音乐核心素养要求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实践,音乐核心素养在不不同水平层面有所提高。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收集相关数据。研究对象为海口市一中两个班级,对110名学生进行课堂观察,课后进行问卷发放,收集课堂反馈信息对其进行整理。教学内容是一首高中音乐作品《阳关三叠》,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第五单元,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理以及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展开三堂教学,分为歌唱型、鉴赏型、器乐型。每堂课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不同,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会在不同方面提高,课后给学生发放问卷,并对听课教师进行质性访谈进行整理。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三堂课的教学,110名同学音乐核心素养在不同水平层面有所提高,歌唱课中不仅掌握一些歌唱技巧还学会背唱歌曲上阕;鉴赏课中学生感受到古代艺术歌曲五声调式的韵味;在器乐课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古琴的基本知识,也能用一些民族乐器相互合作演奏和编创乐曲。作品《阳关三叠(琴歌)》同课异构不仅让学生感知作品内涵,同时让学生了解古代艺术歌曲,了解古琴以及古代器乐,增加了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兴趣,从而对民族音乐、民族文化有更强烈的认同感,并树立传承意识。